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馬克龍的失敗外交

發表時間:

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對中國的訪問之後發表的涉台言論以及關於歐洲戰略自主的表述引發的各方反響,繼續受到法國媒體高度關注。另外,周五齣版的法國各報與中國相關的其他話題報道還有:德國外長抵達天津時強調 “歐洲的共同信念”;以及巴西總統盧拉到訪北京修復與中國受損的關係。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馬克龍的失敗外交

首先,《費加羅報》在網頁上刊出一篇署名文章,列舉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外交上的種種失誤並進行了分析。

文章作者首先寫道:法國總統在訪問中國期間的失誤只是一系列過失中的最新表現。這些失誤凸顯了法國在處理世界問題的方式上自以為是,令法國名譽掃地。

馬克龍正在為努力成為“平衡力量”的法國與歐洲尋找第三條道路不與美中這兩個超級大國結盟。但是,法國總統卻在參與兩個獨裁者的遊戲。普京與習近平結成聯盟,通過強加有利於其勢力範圍的新的遊戲規則來對抗西方民主國家。烏克蘭戰爭以及可能在台灣爆發的戰爭事關21世紀的世界秩序。

繼普京之後,馬克龍再一次因驕傲而犯下錯誤:他以為可以說服或影響習近平。然而習近平在中國經歷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屈辱之後,仍執着於對西方世界的報復。一旦通過與民主國家的貿易變得足夠強大起來,中國就想粉碎富裕的民主國家。

文章作者逐一列舉了法國總統在處理世界問題的方法上的不妥之處並詳細地分析了每一次失誤帶來的後果:從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到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關係;從黎巴嫩危機到針對為北約作出的“腦死亡”的診斷,馬克龍入主愛麗舍宮6年以來,在外交上錯誤不斷。

在與中國相關的話題上,文章作者指出:中國方面的反應就足以表明馬克龍的中國之行以及他在返回法國時表達的立場有些反常。

馬克龍呼籲建立一個擺脫“集團對抗”邏輯減少對“美元治外法權”依賴的“多級”世界,實際上就是借用了中國譴責冷戰的宣傳用語。法國總統還主張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事實上,馬克龍為習近平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他暗示中國一號人物:如果中國入侵台灣,西方民主國家不會做出聯合政治反應。他為中國批評美國開出了一張空白支票,給人以將全球最強大的民眾力量與中國的獨裁政權相提並論的印象。他挑起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頗令北京高興,後果卻是災難性的。

捍衛台灣與捍衛烏克蘭具有同樣的意義:事關維持全球平衡以確保全世界政治自由的未來。北京控制香港之後,台灣是中國民主未來的唯一希望。

文章最後指出:法國總統在外交上的一再失誤表明:他無法看懂世界棋盤,無法為法國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

《解放報》也對法國總統主張歐洲走第三條道路的立場進行了分析。該報指出:馬克龍關於涉台問題的表述,有悖於戴高樂將軍建立並在密特朗治下得到加強的法國外交傳統。

《十字架報》則以“台灣的命運引發西方緊張關係”為題,發表社評指出:馬克龍本周的涉台表述引發大西洋彼岸的憤怒。然而,此一現象並非首次。自戴高樂以來,面對美國“老大哥”,法國一直保留了迴旋餘地。此一立場曾令法國贏得讚譽。本次的不同之處在於:現任總統借用了歐洲的名義。馬克龍的信念是:歐洲大陸只能以團結一致的方式在未來的世界中發揮作用。簡言之,便是“戰略自主”。不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顛覆了歐洲的局勢,而美國在保障北約成員國安全方面則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目前,美中兩國展開了全方位的激烈競爭,一場戰爭競賽似乎也已打響。歐洲及其盟友在台灣議題上應該堅定地維持“一中一台”的現狀。不過,這並不應妨礙歐洲獨立思考與中國的關係。

德國外長到訪北京強調歐洲國家立場一致

另外,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周四(4月13日)開始對中國進行訪問。《費加羅報》和《十字架報》分別對此進行了報道。

法國總統日前發表涉台言論等表述引發各方強烈反響,為貝爾博克的中國行增加了難度。德國外長此行肩負強調“歐洲共同信念”存在的重任。堅決拒絕“台海軍事升級的恐怖場景”,因為該地區的軍事升級將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損害,每天全球50%的貿易量需要經過台灣海峽。

德國外長周四抵達天津後,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歐洲國家針對北京的政策是一致的。她說:我們不僅立場相同而且當我們共享同一個市場時,我們不能對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有不同的立場。

盧拉開啟北京之行

此外,《解放報》和《回聲報》分別報道了巴西總統盧拉到訪中國的消息。在博索納羅治下經歷了四年的孤立境況之後,新總統盧拉正在試圖將巴西重新引向世界外交中心。中國之行是盧拉今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首次出訪美洲以外的國家。巴西總統在中國重點關注的話題關涉地緣政治及出口。

周五,盧拉將在北京與習近平舉行會晤。盧拉本次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修復與中國受損的關係。中國是巴西出口第一大國。

根據聖保羅商學院國際關係問題專家Carlo Cauti的觀點,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巴西與中國關係的改善可能引發西方陣營的不快。美國會因此而感到憤怒,也會導致與歐盟之間的談判複雜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