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馬克龍指俄羅斯“附庸”中國遭莫斯科譴責

發表時間:

5月16日出版的法國各大全國性日報頭版聚焦兩大話題:一是總統馬克龍周一發表的電視講話;二則是戛納電影節今起舉行;《費加羅報》注意到:馬克龍一改近來盡量少露面的做法,加緊發動媒體攻勢以重新豎立良好形象,周一發表的電視講話內容不僅涉及烏克蘭戰爭,也關注減稅、通脹等國內事務;《回聲報》具體披露了馬克龍的減稅措施,總統宣布針對中產階級家庭減稅規模為20億歐元;《解放報》和《十字架報》則紛紛在頭版版頁刊出第76屆戛納電影節拉開帷幕的消息,作為本屆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麥溫執導的《杜巴利伯爵夫人》5月16日在戛納首映;另外,在本屆電影節的競賽影片中,有兩部紀錄片角逐金棕櫚獎,這是2004年以來的首次。此外,土耳其大選的消息,則是《人道報》頭版以及其他各報在國際新聞版頁共同關注的話題。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關於中國,《費加羅報》披露了克里姆林宮關於法國總統馬克龍就俄中兩國關係所作表述作出的反響;《費加羅報》和《解放報》分別載文,報道了美國逮捕一名被指為“中國特工”的男子,以及一名美國公民以間諜罪在中國被判處無期徒刑的消息。

克里姆林宮對法國總統關於俄中關係的表述頗為不滿

周一出版的《觀點報》(L'Opinion)刊出一篇對馬克龍的專訪。法國總統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軍事進攻,已經輸在地緣政治上,實際上開始了對中國的一種附庸狀態。對此,俄羅斯總統府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說:這是對莫斯科與北京之間關係的“錯誤理解”。他強調: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具有特殊戰略夥伴關係的性質。

佩斯科夫指出: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關係基於共同利益、互惠互利、國際事務中兩國的世界觀相近、在國家發展問題上,雙方都反對以強凌弱,反對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別國。

《費加羅報》指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15個月以來,中國從未公開譴責過莫斯科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今年3月中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甚至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一次異常引人注目的峰會,展示了他們面對西方結成統一戰線。

不過,本周中國派特使前來歐洲,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尋求出路。據基輔披露:在相繼到訪俄羅斯、波蘭、法國和德國之後,李輝還將前往烏克蘭。

另外,《費加羅報》與《解放報》分別載文,披露了一名被指“中國特工”的中國人在美國被捕,以及一名美國公民以“間諜罪”在中國被判處無期徒刑的消息。

美國宣布逮捕一名中國特工

一位音譯名為梁立堂的中國男子,59日星期二在美國被捕。美國司法部的一份公報顯示,這名63歲的男子被指為中國特工,涉嫌在20182022年間,向中國政府提供有關波士頓華人社區成員支持台灣民主活動並揭露一名涉嫌毀壞中國國旗的人以及在支持香港示威活動中拍攝的活動人士的視頻和中國異見人士的照片等信息。梁立堂面臨10年監禁。

《費加羅報》指出:美國逮捕被指控為中國間諜人員的事件時有發生。今年4月,就有兩名美籍華人被指在紐約設立監視異見人士的“秘密警察站”而被捕。

一名78歲的美國人以間諜罪在中國被判無期徒刑

就在美國逮捕中國特工之際,中國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間諜罪”判處一名美國公民無期徒刑。

據《解放報》報道,現年78歲的美國公民梁成運長期生活在香港。5月15日星期一,法庭對他進行了閉門審判,沒有公布關於此案以及他所受指控的細節。

此一判決恰逢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前往日本參加5月19日至21日在廣島舉行的G7峰會。

近年來,由於在貿易失衡、台灣、香港、北京對維吾爾族的政策,甚至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等諸多議題上存有分歧,美中兩國關係不斷降溫。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