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學者:電影《芭比》之所以在中國獲得成功,是當局尚未意識到其內涵

發表時間:

8月16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開篇新聞多以國際新聞為重點:瓦格納僱傭軍大舉進入非洲,以提供軍援等手段將目光瞄向中非的金礦等自然資源;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因涉嫌試圖推翻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受到刑事起訴引發不同反響;美國總統拜登以“通脹削減法案”初見成效為籌碼,希望服務於其競選連任;另外,《解放報》報道了中國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的消息;《十字架報》則刊出兩篇報道,分別披露了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以及電影《芭比》在中國收視率進入前五排行榜的消息。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

《解放報》報道了中國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的消息。該報指出:

曾在今年六月,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且引發擔憂的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15日公布的月度失業數據中,不見了蹤影。

今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21.3%,創歷史記錄。本周二(8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以需要“調整”就業數據為由宣布,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

對於一個一貫缺乏透明度的政府來說,這項措施頗為嚴厲且非常實際。對此,一位網民在社交網絡微博上不無諷刺地作出評論說:停止發布相關數字,就不會有更多的失業,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解放報》指出:巨大的失業數字加大了中國實施大規模復蘇計畫的壓力,而龐大的房地產行業的不良狀況則令市場擔憂。

為了支持經濟增長,中國央行周二降低了中期貸款基準利率,以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從而鼓勵它們以更加優惠的條件發放更多信貸。

台灣官員不顧北京壓力,加緊“過境”美國

另外,《十字架報》報道了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的消息。

台灣下屆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8月13日星期日在“過境”美國時,在紐約的一次午餐會上表示: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賴清德還承諾 “抵制”中國吞併台灣。他表示:值此關鍵時刻,我們在此再次承諾:無論台灣面臨多大威脅,我們都不會害怕,也不會退縮。

儘管中國視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並堅決反對台灣與西方國家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但是北京的堅定立場卻不未能阻止台灣領導人以“過境”為由前往美國。今年3月,台灣總統蔡英文對中美洲展開訪問,往返途中在紐約和洛杉磯分別停留兩天。這是蔡英文2016年當選以來第七次“過境”美國,也是自前總統李登輝1995年首次訪美以來,台灣領導人第29次“過境”美國。

北京對賴清德本次“過境”美國表示“密切關注”。報道指出:在緊張局勢的背景下,北京可能再次以派出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方式進行報復。

《芭比》在中國獲得成功的原因,是因為當局沒有意識到其內涵

此外,由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執導的電影《芭比》(Barbie)票房持續爆棚之際,此部影片目前已在中國進入收視率前五的排行榜中。這部影片再次引發了關於中國女性在中國社會地位的爭論。《十字架報》刊出一篇對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專門研究中國和東南亞問題的政治學家瓦萊麗-尼奎特(Valérie Niquet)的訪談。

尼奎特首先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在中國大受青睞,是因為它大大有別於通常與戰爭、暴力、異常男性化、充滿對英雄的崇拜以及民族主義價值觀主題相關的中國大片。在一個像中國這樣的社會裡,獲得解放的女性形象顯得非常具有顛覆性。

在一個以父權價值觀為主的中國社會,傳統以及現今社會中的婦女異常受到輕視。她們根本沒有政治代表性。許多女性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和過度剝削。賣淫現象普遍,而且任何形式的抗議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女權主義運動難以生存,因為就像所有源自民間社會的行動一樣,一律受到執政黨的審查和鎮壓。特別是習近平上台以來。不難發現,#MeToo運動在中國收效甚微。雖然情婦以及工作中的不正當關係很普遍,但是,#MeToo式的反抗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女性為中心的電影《芭比》有助於凸顯這些問題。

在談到這部電影因何沒有遭禁的問題時,尼奎特表示:儘管共產黨嚴格地掌控着文化,有着嚴厲的審查制度,但是這一次,當局應該沒有意識到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信息。審查人員沒有理解其內涵。因此,不排除這部電影很快受到審查的可能。具體審查方式有兩種可能:一是等待炒作平息;二(也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當局會刪除互聯網上的評論,令熱潮自行消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