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地緣政治和氣候挑戰 引發中國等國填海造島

發表時間:

法國各大報紙頭條重點報道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今晨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大規模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關於中國方面的消息有習近平或將在10底11月初到訪越南,凸顯該國在東南亞製造業中的重要地位。另外歐盟外交事務高級負責人下周訪華,由於氣候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引發中國等國填海造島。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哈馬斯大規模火箭彈空襲以色列

在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今晨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火箭彈襲擊,對此《費加羅報》進行直播報道說有哈馬斯武裝分子進入靠近加沙地帶的以色列邊境城市,槍殺平民,以色列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回聲報》指出哈馬斯的大規模襲擊結束了此前在5月份開始的雙方停戰協議,也是該武裝組織最近幾年發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以色列軍隊宣布應戰。《解放報》報道哈馬斯聲稱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襲擊,並進入以色列境內扣押了人質。

習近平或將到訪河內

《費加羅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在美國總統拜登於9月到訪越南,提升美國與河內的關係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或將在10月底11月初到訪河內,目前中國和越南官員正在為此做準備。

分析指出美國和中國在東南亞競爭影響力,本次習近平的正式訪問凸顯越南在該地區戰略重要性的增長,特別是對於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國,越南在東南亞製造鏈的中心地位越來越重要,越南從中國進口工業零部件,組裝後再將成品出口到美國或歐洲。

該報指出習近平在擔任國家主席後曾經兩度到訪越南,越南官方消息顯示中國是越南的重要投資國家之一,今年前9個月已經向越南投資將近30億美元,是美國同期投資的6倍。

不過中國和越南在南中國海邊界問題上長期存在分歧,曾經有幾個世紀衝突記載。此前在1979年增加發生中越戰爭。

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下周訪華

歐盟外交和安全高級負責人博雷利在推遲兩次中國之行後,將於下周10月12日至14日到訪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討論“雙邊關係以及外交和安全政策問題”,屬於“歐盟中國戰略對話”的一部分。

《費加羅報》的報道指出本次會晤也是在歐委會在6月推出新戰略,以便應對影響歐洲經濟安全的風險,中國是關注焦點。布魯塞爾期望有自己應對北京的立場,不完全與華盛頓採取統一步調。

歐盟在9月展開對中國政府涉嫌補貼中國電動汽車進行不公平競爭進行調查,引發歐盟與中國關係緊張。另外為了保證歐盟技術上不陷入依賴外國的處境,本周二歐盟公布一份清單,以便更好應對與中國競爭,包括四個戰略領域: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

地緣政治和氣候挑戰引發填海造地

《回聲報》刊登分析文章指出,一些國家由於地緣政治和氣候挑戰等問題,填海造地,建造人工島嶼,來發展旅遊業,應對海水上升和人口過剩等問題,不過這給海岸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傷害。該報寫到,如南沙群島主要由一系列珊瑚礁組成,大部分時間在漲潮時被淹沒,但近年來,聲稱對該海域擁有歷史性主權的中國已開始對這些島嶼大興土木,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地,在挖沙船的幫助下已經建造了7個島嶼,其中3個成為真正的軍事基地,設有跑道和深水港。

該報分析認為北京通過建造人工島的方式控制該海域,世界三分之一貿易經過這裡。 北京的這一既成事實戰略行動遭到了美國和周邊國家的譴責。

 根據國際法這些珊瑚礁不能從海洋專屬區中受益,為此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海岸警衛隊船隻之間已經發生多起事件,導致該地區局勢緊張,但這並沒有阻止中國繼續在該海域實行填海造地行動。 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了 4 個新珊瑚礁上中國進行土木建設。

另外該報指出根據聯合國消息在未來由於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等,會讓海水上升,因此90%的沿海特大城市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對此韓國在釜山嘗試興建“漂浮城市”島來該問題,阿拉伯國家迪拜興建長達67公里的棕櫚形狀的人工島來發展旅遊業,受到危害環境批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