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哀悼習近平的競爭對手李克強

發表時間:

“中國哀悼李克強——習近平失去權勢的對手”是周六法國右派全國性大報《費加羅報》在國際版面刊登的專稿文章的標題,文章作者是該報駐亞洲記者塞巴斯蒂安·法萊蒂。文章指出,周五去世的這位中國前總理是世界第二強國經濟開放的最後支持者之一。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因心臟病去世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因心臟病去世 AP - Ng Han Guan
廣告

文章開篇稱,李克強同志不在了。 這位中國前總理周五突然去世,享年 68 歲,幾個月前,他將中國共產黨政權二號人物的職位讓給了習近平主席的忠實擁護者。官方新華社簡潔地報道說: “李克強當時正在上海休息 “。他突發心臟病,在10月27日凌晨0點10分去世”。 官方訃告稱李克強是“黨的傑出無產階級領袖”,這是對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專制領導人的潛在競爭對手蓋棺定論,他的去世正值北京政治清洗的濃厚氛圍中。

作者注意到,在中國網絡上出現了大量的哀悼、悲痛、有時是批評的反應,在短短幾個小時內,這一消息在微博上的瀏覽量就達到了近 20 億次。一位網友感嘆道,“他太年輕了”。儘管李克強在8月30日發布了一張無憂無慮的假期照片,自3月退休並將接力棒交給李強以來,他的健康沒有出現任何明顯問題。另一條評論則稱他是 “人民的好總理”。這位紅色技術官僚的高級代表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在被不可一世的總書記至於麾下之前,幾乎在政府中擔任了所有級別的職位。

文章稱,在哀悼的背後,是對一號首長的隱晦批評,也讓審查小心翼翼。 一位網民發帖稱“最後一個有文化的人死了”,而習近平則重申意識形態高於經濟實用主義。 甚至“可惜不是你!” 這麼個褻瀆神明拼湊的詞,是以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作為幌子。

開放改革的象徵

文章認為,李克強的職業生涯、政治忠誠和意識形態的傾向與他的對手習近平截然相反。 他是最後幾位高舉鄧小平“改革開放時代”旗幟的高層領導人之一。鄧小平是中國經濟騰飛的設計師,而如今 “改革開放”已經被放入故紙堆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倡導民族主義復興、毫無情結的國家主席的“新時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觀察家說:“李克強的的死令人震驚。 它標誌着40年開放和改革的結束。”

文章介紹了李克強的履歷,畢業於文革末期的北京大學,在習近平的前任胡錦濤的領導下,在雄心勃勃的技術官僚團體 “共青團”的幫助下一步步登上黨內的“光榮榜“。 今天,中國共產黨中的這一派系已經被官二代的”紅色王子”派系擊敗。 2022 年 10 月召開的上一屆黨代表大會上,退休了的胡錦濤被毫不客氣地趕下台,就是標誌。

清洗

文章指出,李克強也不例外遭到了排擠。 幾個月前,面對總書記在“新冠清零”危機高峰期提出的安全和民族主義議程,李總理最後一次捍衛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向世界的開放。在上海被封城時李克強誓言“中國的改革開放就像長江和黃河的流向一樣,不可逆轉,”。 法學出身的李克強敢於直言不諱,質疑官方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同時也無情地執行黨的路線,在擔任河南省長時,堵住了艾滋病血液傳染醜聞受害者的嘴。

文章寫道,這一去世是在政治動蕩的背景下發生的,繼外長秦剛被解職之後,本周國防部長李尚福也被不說明原因地解職,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也發生了神秘的清洗事件。 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和經濟環境黯淡加劇了這種氣氛,這使得李克強的葬禮成為繼一年前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葬禮之後,習近平掌舵的一個微妙的順序。 在中國經濟增長在十年減半之際,李克強的遺體代表着經濟奇蹟的終結,加劇了中產階級的焦慮。

作者最後總結稱,在一黨制的帝國中,領導人的去世是以弔唁為幌子表達政治分歧的罕見場合,如自由派人士胡耀邦的葬禮,就是1989 年天安門抗議活動的前奏。可今天在習近平的執掌的中國,發生這種情況不大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權在握的習近平,但也面臨著微妙的挑戰:既要有尊嚴地安葬自己的對手,又不能把他變成逝去的黃金時代的象徵。

 

周六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的頭版主要關注中東的哈以戰爭及其引發的和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