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平壤為發射間諜衛星辯護引髮指責

發表時間:

今天是11月29日星期三,青年新聞書展在巴黎大區塞納-聖德尼省蒙特勒伊市(Montreuil)開幕,對青少年讀物的審查引發讀者、作者、圖書館及出版商擔憂;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ChatGDT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再有12名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質周二獲釋;11月29日是“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多個協會組織積極動員,呼籲關注加沙局勢並向當地民眾提供救助;這是今天出版的法國各報突出的國內和國際新聞焦點。此外,《費加羅報》報道了平壤為發射間諜衛星辯護,引發其他國家指責的消息。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以哈衝突局勢繼續在各報國際新聞版頁佔據大量篇幅。根據哈馬斯公布的無法核實的數字,自衝突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轟炸已造成大約1,50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以色列方面則表示:近1200名以色列人在10月7日的攻擊中死亡,其中主要為平民。周二,哈馬斯再次釋放了一批被扣押在加沙的12名人質。

以哈通過外交攻勢解決衝突

《十字架報》刊出一篇報道,強調以政治方式解決以哈衝突。該報指出:以哈休戰協議正式延長兩天,至今已有50名以色列人質以及150名巴勒斯坦囚犯獲得釋放。國際社會敦促雙方停止戰鬥。

但就以色列而言,必須繼續軍事攻勢,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剷除”哈馬斯。而對哈馬斯來說,每停戰一天,就能夠贏得更多時間進行重組,同時利用物資援助來緩解民眾的壓力。誠然,各種救援物資還遠遠不能滿足當地民眾的需求,仍在陸續運往加沙。

西方國家和利益相關的阿拉伯國家認為,是時候遏制已經遠遠超出以色列邊界的這場衝突了。必須使用政治手段步出戰爭。越來越多的國家表達了相關立場。

甚至就連中國也在11月20日和21日接待了巴勒斯坦權利機構、沙特阿拉伯、約旦、埃及和印度尼西亞的外交首腦代表團,也表示準備“促進局勢緩和(……)並公平地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則在《華盛頓郵報》11月18日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呼籲,未來將在“重振巴勒斯坦權利機構”的領導下,實現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統一。拜登也談到重啟“兩國解決方案”。

《十字架報》認為:這些建議雖然值得稱讚,卻非常不幸地與已遭失敗的“和平計畫”如出一轍。報道引述專家觀點指出:國際社會束手無策。巴勒斯坦權利機構被視為巴勒斯坦人民在國際層面的合法代表,然而該機構和法塔赫在加沙卻不得民心。無論採取何種政治解決方案,都必須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

總之,政治領導人必須表現出巨大的創造力和意願,提出“公正”的解決方案,方可結束長達70年的巴以衝突。

多國指責平壤發射衛星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此外,11月21日朝鮮發射了一枚間諜衛星,此舉遭到西方國家、日本、韓國和聯合國秘書長的譴責,紛紛指責朝鮮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

據《費加羅報》報道,11月27日星期一,朝鮮駐聯合國大使金星在安理會上作出辯解指出:該國數天前發射的間諜衛星是“自衛權利的合理及正當使用”,“完全符合”朝鮮“自衛的合理範疇”。金星還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安全局勢像朝鮮一樣嚴峻”。面對美國的核武威脅,“朝鮮有合法權利開發、測試、製造和擁有與美國擁有或正在開發的武器系統相當的裝備”。

朝鮮官方通訊社朝中社披露:這個新的工具(間諜衛星)拍攝到了美國白宮、五角大樓和美國海軍基地的“詳細”圖像,金正恩正在檢視這些圖像,甚至算出了美國一個基地的航母數量。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駁斥了朝鮮的辯解,揭露平壤試圖通過試驗彈道導彈技術來推動其核武計畫,明顯違背安理會的決議,同時再次指責擁有否決權的中俄兩個常任理事國,阻止安理會就朝鮮問題採取更多行動。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則指責華盛頓通過與首爾的軍事聯盟“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和對抗”。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