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加沙危機考驗中國的雄心

發表時間:

各位好,今天是2023年12月23日星期六。今天線上出刊的法國各大主流報刊均重點回溯並總結2023年的國內外大事件。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右)、沙特阿拉伯外交部長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親王(左三)和埃及外交部長薩梅赫·舒克里(左二)聽取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里亞德·馬利基(前景中)的講話。攝於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圓桌會議。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右)、沙特阿拉伯外交部長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親王(左三)和埃及外交部長薩梅赫·舒克里(左二)聽取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里亞德·馬利基(前景中)的講話。攝於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圓桌會議。 © AP - Andy Wong攝影
廣告

解放報今日的頭版是“2023年,從一場戰爭走向另一場戰爭”,配圖為10月9日的加沙廢墟。在內頁的社論中,解放報寫道:“誰能預料到呢……原本已經陷入僵局的烏克蘭戰爭已經讓戰爭變成了一種難以忍受的習慣,直到10月7日的恐怖事件,這個初秋的星期六改變了一切,哈馬斯令人難以置信的暴力和殘酷席捲了一切”。除此之外,“世界其他地方也震蕩着”:“背負着法律問題的特朗普依舊飛向明年美國總統選舉,普里戈任的叛亂和隨後的飛機失事,尼日爾和加蓬連續發生政變,神秘的中國間諜氣球勘測美國的天空”……而法國也在“街頭激烈、大規模、持久的針對養老金改革的抗議,令人眼花繚亂的氣溫上升以及多地隨之而來的災難性後果當中掙紮”。

費加羅報在今日的國際版關注了“加沙危機考驗中國的雄心”。開篇描述了這樣一個景象:“當炸彈落在加沙時,來自北京智庫‘中國與全球化中心’(CCG)的王輝耀坐在最後一排的深扶手椅上,拿着麥克風,對聚集在多哈喜來登酒店金色光芒下的外交官和中東分析人士說道:‘中國是該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它可以向加沙派遣軍隊,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部分’。

王輝耀是出席今年十二月中旬多哈論壇的少數的中國代表之一。費加羅報分析稱,“這一共產主義政權在多哈十分謹慎,王輝耀的提議以較低的成本製造了一種幻覺,未能對危機產生影響”。聯合國前維和行動負責人讓-馬里·蓋埃諾也認為,“停火的提案目前還沒有機會獲得通過。面對這場危機,中國人小心翼翼。他們重複說,他們是為了和平,但這只是說說而已”。

費加羅報指出,“自10月7日以來,這個世界第二強國一直與可能引發其能源供應關鍵地區的衝突保持距離。這一地區的衝突也有可能給中國招致美國的注意力。雖然中國強調其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歷史性支持,沒有譴責哈馬斯的攻勢,並重申兩國方案的緊迫性,但它並沒有切斷與其技術夥伴以色列的關係”。“中國人不想捲入其中,而是看着美國人陷入困境”。出席多哈會議的巴黎和平論壇創始人賈斯汀·瓦伊塞對費加羅報表示,中國的“首要任務是防止局勢升級,防止事態威脅其供應和全球經濟”。

費加羅報表示,“這場衝突標誌着習近平主席的外交野心回歸現實。去年三月,習近平主席支持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實現和解,在該地區取得了驚人的突破... 但暴力事件的爆發讓這個執着於穩定的政權回歸了本能的謹慎,暴露了其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局限性”。此外,由於“能源外交在中東難以重演”,伊朗與沙特和解的類似場景很難再次複製。

不過,“中國的姿態旨在表現出巴勒斯坦事業的捍衛者的形象,同時與戰火保持距離,以在新興世界中確立其合法性,並在戰火平息後將自己定位為可求助對象”。費加羅報最後引述倫敦亞非學院專家莉娜·哈提卜的評價,稱“北京沉迷於與華盛頓的對峙,稱自己與世界第一強國平起平坐,但又小心翼翼地避免陷入困境”。 “中國希望被視為中東的一個參與者,但中國不想真正成為那裡的參與者,因為中國不需要。中國要的是以亞太為重點,瞄準台灣”。

費加羅報同時還關注了“阿拉伯-波斯灣成為中美影響力鬥爭的核心”。當中指出,“海灣國家正在務實地加強與這個復興大國的貿易,談判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保留與華盛頓的關係。海灣研究中心主席阿卜杜拉迪茲·薩格表示,“我們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東方。我們不想捲入台灣問題,我們是中立的。但中國無法取代美國,成為我們安全的保障者”。費加羅報指出,“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美國軍隊得益於卡塔爾的戰略基地,向沙特提供先進的軍事裝備”。一位中國消息人士稱,的確,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了尋求對拜登的影響力而與習近平走得更近,但他也在扛住來自習近平的壓力,沒答應用人民幣計價石油銷售。“爭奪海灣影響力的鬥爭,會持續下去”。

瀏覽其他章節
  • 04:35
  • 04:35
  • 04:38
  • 05:37
  • 05:01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