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北京何以反對慶祝聖誕與《長津湖戰役》如何彎曲歷史

發表時間: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法國聚焦中國時事的中國問題網站的一篇長篇評論文章,分析北京當局為何反對官方與民間慶祝聖誕節以及官方斥巨資拍攝的關於朝鮮戰爭的影片《長津湖戰役》如何彎曲歷史。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這篇署名為Jean Paul Yacine 的文章的標題是:對中國官方來說,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因此必須禁止!

文章指出,二十多年來的全球化進程導致西方的物質與文化大規模流入中國,但在過去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裡,在反對"西方文化入侵 "的保守儒家知識分子的支持下,習近平在其第一個任期結束時,就開始親自倡導 "傳統文化的復興"。

提出上述倡議的真正的擔憂是 "西方 "民主或 "普世 "價值觀,擔心西方的言論和新聞自由以及公民社會的理念對中國社會的滲透,擔心上述理念會進一步激發中國人對歷史真相、政治透明度和司法獨立的要求,而所有這一切,習近平本人在 2012 年制定的 "第 9 號文件 "中就已經明確提出。

習近平的提倡彰顯了在四十年多年來一味追求純粹物質發展的中國所出現的某種精神上的空虛,同時也表明了一種文化保守主義的出現,這在中國輿論激發了共鳴。

在2017年的進行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及 "您如何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在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時,28.9%的中國人的回答 是"非常重要",47.4%的中國人回答 "重要"。只有 3.5%的受訪人表示不重要。

與此同時,官媒配合發動"反聖誕節 "運動,強調聖誕節是 "西方的宗教節日"。最重要的是,再度回顧19 世紀和 20 世紀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羞辱。

中國的一些省級行政部門甚至發布禁令,禁止慶祝情人節、復活節、萬聖節甚至 4 月 1 日等西方節日。

中共的意識形態專家、常委中排名第四的王滬寧在聖誕前夕,通過新華社向中國基督教界發表講話,重申需要將外國宗教 "漢化",使其教義適應 "中國文化的特點",換言之,要尊重黨的絕對主權,包括在精神領域。12 月 24 日晚平安夜,北京廣播電視台(BTV Beij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呼籲中國人民必須銘記 "長津湖保衛戰"。

《長津湖戰役》如何彎曲歷史

之後,作者詳細介紹了中共宣傳部門斥巨資為建黨 100 周年拍攝的電影《長津湖戰役》,指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利潤達到創紀錄的 9.13 億美元。該片由陳凱歌,徐克以及林丹三位擅長製作大片的中國知名電影人執導和製作。

影片講述的是1950 年 11 月下旬,毛澤東派遣的 12 萬中國 "三軍九團 "在宋時輪將軍(又名宋之光)的指揮下,與 3 萬當地美軍和南朝鮮軍隊交戰的故事。作者特別指出,宋將軍曾經在89年學運期間作與國防部長張愛萍一同致函鄧小平反對戒嚴。

1950 年 11 月 27 日,中國軍隊在朝鮮水庫地區突襲了美軍第 10 軍團。交戰之後,美軍設法突破了包圍圈,撤退到太平洋海岸以南 100 公里。這場戰役於 1950 年 12 月 13 日結束。由於戰鬥激烈、天氣嚴寒、山路崎嶇,美軍和南朝鮮軍有 1.8 萬人陣亡、凍死、嚴重凍傷和負傷,而中國第 9 軍的死傷人數鮮為人知,據美國歷史學家、前海軍陸戰隊第 7 軍情報官帕特里克-C-羅(Patrick C. Roe)估計,中方有近 6 萬人陣亡。

從戰略上講,這場戰役為聯合國軍統朝鮮半島的希望敲響了喪鐘,因此可以說是中國的勝利,但是在戰役結束後,中國軍方負責人因失敗而遭受毛澤東的譴責,曾經揚言要自殺。

作者特別指出,對照各種資料,包括中國歷史學家自己的資料,影片中違背史實或者故意疏漏的細節屢見不鮮。

最明顯的是,影片把朝鮮戰爭說成是美國直接侵略的結果,卻遺忘了一個國際上眾所周知的史實,朝鮮戰爭的起因是 1950 年 6 月 25 日平壤軍隊入侵南朝鮮。

文章引述《紐約時報》的評論指出,正是在中美關係岌岌可危之際,這部由中國共產黨贊助的影片引起了中國公眾的共鳴。這部影片利用了習近平煽動起來的民族主義情緒,顯示了中國國家機器不顧歷史真相,一意孤行塑造輿論的程度。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孫紅雲同樣持批評態度。在談到影片的巨額預算時,他指出,習近平為紀念黨的誕辰 100 周年而委託製作的這部影片象徵著 "資本與政治宣傳非同尋常的完美一次合謀"。

瀏覽其他章節
  • 04:35
  • 04:35
  • 04:38
  • 05:37
  • 05:01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