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馬德雷山脈號-集聚南海所有危險的殘骸

發表時間:

4月29日出版的法國各大日報開篇新聞多以國內事務為重點,主要內容有:巴黎政治學院上周末爆發聲援巴勒斯坦示威活動,經過三天的封鎖行動,校方與親巴勒斯坦示威者最終達成協議引發各方不同反響;法國反間諜機制積極動員防止某些國家操縱信息或滲透;為避免飛航管制員的罷工行動,法國航空公司與主要航空協會以增加工資等優惠條件達成協議,並為航空運輸改革鋪平道路;另外,歐洲議會選舉日益迫近,各國不同黨派加緊競選;數百名示威者周日雲集巴黎巴士底廣場,呼籲伊朗當局釋放被判處死刑的伊朗說唱歌手圖馬吉-薩萊希因;親巴勒斯坦示威者佔領校園運動在美國蔓延等,則是各報關注的國際新聞焦點。

Des militaires philippins à bord du BRP Sierra Madre, une épave transformée en petit camp, à Second Thomas Shoal, qui fait partie des îles Spratly, dans le sud de la mer de Chine. Le 30 mars 2014.馬德雷山脈號上的菲律賓士兵
Des militaires philippins à bord du BRP Sierra Madre, une épave transformée en petit camp, à Second Thomas Shoal, qui fait partie des îles Spratly, dans le sud de la mer de Chine. Le 30 mars 2014.馬德雷山脈號上的菲律賓士兵 REUTERS/Erik De Castro
廣告

此外,《費加羅報》刊出長篇報道,梳理了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爭端以及這片海域的戰略意義。

1999年,菲律賓把海軍退役登陸艦“馬德雷山脈號”擱淺於仁愛礁以宣示主權,並在整體狀況日趨惡劣的登陸艦殘骸上派駐海軍士兵。“馬德雷山脈號”這一登陸艦殘骸可能加劇中國與菲律賓的衝突。報道指出:這個菲律賓前哨基地是一片擱淺在南中國海一個珊瑚礁上的韃靼沙漠,是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競爭中心的一個高風險珊瑚礁。

近來,中菲兩國在南海衝突不斷加劇,多次傳出中國海警船使用水炮攻擊菲律賓補給船的消息。在3月23日,在位於菲律賓海岸以西194公里處、在位於馬尼拉專屬經濟區 (EEZ) 的仁愛礁附近,中國海警船向菲律賓補給船“尤娜紮5月4號('Unaizah May 4”發射水炮,造成菲律賓船員受傷,船體受損,在經歷了近三個小時的騷擾後,菲律賓補給船被迫掉頭。

報道描述了“馬德雷山脈號”在仁愛礁的處境及現狀:這艘美國海軍退役戰艦經過數十年的風吹日曬已破損不堪,破舊的船艙內,9名菲律賓士兵在這片韃靼沙漠中堅忍地守衛着,四面八方都是通常配備大炮的中國海岸警衛隊。對菲律賓來說,“馬德雷山脈號”事關戰略之大事。它在美國憂心忡忡的注視下,竭盡全力地緊緊抓住這艘瀕臨崩潰的殘骸,以大膽地展示其抵禦中國的決心。報道引述菲律賓萊希姆大學一名教授的觀點指出:“馬德雷山脈號”不僅僅是菲律賓的象徵,如果菲律賓放棄它,中國人將馬上會在那裡建造一個新島,並很快就會進入馬尼拉灣。

僅31公里之遙,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美濟礁基地。此一基地配備有飛機跑道、強大的雷達系統以及多座寶塔屋頂的建築。這是2015年,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富有爭議的美濟礁上的中國小鎮變成的一座堅固的人工島。

報道指出:“馬德雷山脈號”是一顆定時炸彈,有可能點燃中美“世紀之戰”。華盛頓與馬尼拉早在1951 年就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峰會上向北京發出警告明確表示:在南海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觸發華盛頓與馬尼拉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的執行。從而澄清了白宮在拯救長期受到忽視的盟友方面的戰略模糊性。

《費加羅報》指出:美國重新表明立場,加劇了這個戰略十字路口的風險。也威脅到去年11月拜登與習近平舊金山會晤後兩國建立的脆弱緩和關係。

從一場冷戰到另一場冷戰,菲律賓重返美國在亞太體系的核心,並將台灣納入其中,旨在阻止北京在這個世界經濟核心地區的擴張主義。正在進行中“肩並肩”聯合軍演規模龐大,將持續到 5月8日,動員了1萬6000名人員,法國首次參與。這次軍演將首次跨越領海,美國海岸警衛隊也參與其中,以威懾北京。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