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奧賽博物館季節展:不知疲倦的實驗者——愛德華-蒙克

發表時間:

挪威著名畫家愛德華·蒙克(1863-1944)生前在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德語國家,以及小範圍的在一些歐洲國家裡名氣不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知名度也就日漸消弭。現在他的畫名雖已被廣為人知,但他的作品卻可悲地被人們簡化的只剩下代表作,就如梵高被簡化為斷耳自畫像,畢加索被簡化為《亞維農少女》(1907)那樣。

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1863-1944)的代表作《吶喊》。這部作品創作於1893年。
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1863-1944)的代表作《吶喊》。這部作品創作於1893年。 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
廣告

就蒙克而言,是他創作的著名作品《吶喊》(1893-1917),被無休止地複製和改變。本次在巴黎奧賽博物館舉行的蒙克作品回顧展中,這幅代表作是以藝術家在1895年繪製的石版畫的版本出現,表面上展覽並沒有突出這一作品。而且具有充分的理由:展覽的目的是用一百多幅作品,不管是畫布的還是紙質的,儘可能完整地呈現蒙克的藝術創作,遠離平庸。

本次回顧展雖然展出了許多他最著名的作品,如1891-1896年創作的《憂鬱》和1892年的作品《卡爾-約翰大街的夜晚》,但蒙克其他那些不那麼令人期待的作品,至少和也和他的知名作品一樣,有着同等的地位,如名為 "林德壁畫 "的木板畫。這幅作品以德國藝術贊助人馬克斯-林德的名字命名,1904年他向挪威藝術家委託創作了這幅作品,可當林德看到成品時就拒絕了,因為在他看來,這幅作品不適合放在自己孩子的卧室里。

展覽的另一個特點是:展出了蒙克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的幾個不同版本,如《吸血鬼》或《橋上的女人》,不同的版本,創作時間有時相隔幾十年,從而顯示出蒙克直到一戰時,是如何嘗試以不同的表現方式,創新,以及風格的轉變,這使得當時的畫評家和藝術愛好者感到不解,當然這是委婉的說法。

所以,嚴格的堅持作品創作的時間順序是沒有意義的,展覽的策展人克萊爾-貝納爾迪也擺脫了這一點,她更喜歡邀請觀眾自行對畫作進行比較、發現驚喜。這種對創作過程及其節奏的關注是如此明顯,因為用油畫、素描、平版印刷和木雕處理同一主題的幾種表現方式有時還並列展出。

從一個到另一個,這些變化既可以是形式的,也可以是補充元素的增加。除了不斷的實驗,沒有其他規則,直到蒙克生命的最後幾年,在1940-1943年創作的一幅自畫像中,蒙克同時從正面和側面展示自己,以畢加索式的粗暴方式,進行交叉畫線、塗抹着的明黃色背景帶給人一絲絲酸澀感。

除了這絲絲酸澀,同時讓人想起的還有:塞尚、梵高、馬蒂斯和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團體——“橋社(Die Brücke)”的畫家們--基希納、諾爾德。蒙克在1934-1940年創作的作品《橋上的女人》用馬蒂斯式的視角來看,就是一幅野獸派風格的作品。1920年畫的《白夜、內心煎熬的自畫像》具有塞尚最後一幅肖像畫的特點。

通過展示這些不為人熟知的作品,奧賽博物館的回顧覽將它們的作者置於一個開放的繪畫史中。而從歷史上來說這是恰如其分的:蒙克經常旅行,且常常遠離他的家鄉挪威,在巴黎和柏林都駐足停留了好幾年,並在歐洲的這兩個大都市和其他歐洲國家展出作品。他觀察同時代的畫家,從莫奈的印象派到馬蒂斯的野獸派,甚至可能還看過康定斯基的作品。他還閱讀了大量他那個時代的戲劇文學作品和尼採的著作。

因此,本次回顧展所展示的是在工作室里正在創作的蒙克,可以近距離觀察。但他畫的是什麼呢?是他所有同時代人生活中都有的共同點:同樣的慾望、同樣的焦慮、同樣的幻想、同樣的失敗。而所有這一切從一開始就不斷地,有意識地從親密的特殊走向一種視覺的精神分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