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巴黎展覽:黃金和珍寶,中國飾品三千年

發表時間:

稀有的貴重金屬——黃金具有象徵意義,作為交換的貨幣和權貴的裝飾品,數千年來一直讓人着迷。此外,黃金還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礦藏散落在世界各地,歷朝歷代經過鍊金術士的點化,和手工匠人的精心製作,黃金和黃金飾品贏得了中國人普遍的喜愛和癡迷。

唐至遼時期,男性腰帶扣和腰帶上的整套裝飾。香港夢蝶軒收藏。
唐至遼時期,男性腰帶扣和腰帶上的整套裝飾。香港夢蝶軒收藏。 © photo Picspark Co
廣告

在中國,黃金不僅是財富和權貴的象徵,還是祈求長生不老的丹藥,漢代的道教文獻中就記載了它的重要性,東漢著名的煉丹術士魏伯陽就寫下了這樣的文字:“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伏食之,壽命得長久。” 也就是說,金子永不消亡,永不腐朽,是世間珍寶。服食可長壽,當時的人們認為服食含金的丹丸可以延年益壽,所以曾出現了一股"藥金"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服食金屑,被視為是一種長壽的、保健方式。在中醫里,也有使用黃金的藥方,或是使用含金器皿製作丸藥。此外,中國歷代女性更是偏愛黃金首飾,不僅僅因為黃金的保值作用,更是因為能工巧匠將金飾製作得巧奪天工,令人愛不釋手。

去年春季巴黎珠寶藝術學院在香港分校——亞太珠寶藝術學院首次舉辦了名為《黃金和珍寶,中國飾品三千年》的展覽,之後,這一展覽來到法國首都,目前正在巴黎珠寶藝術學院的展廳里,首次向歐洲公眾展示中國三千多年多來,匠人們製作的精品,本次展覽的一百多件展品中的金飾部分,全部來自香港夢蝶軒的私人收藏系列。

夢蝶軒是香港收藏家朱偉基、盧茵茵夫婦的私人收藏堂號,借出的展品從古樸的、串有綠松石的商朝金耳環、戰國時期神話動物形狀的、嵌寶金箔腰帶扣,唐代至遼代期間製作的、銀質地鎏金或鍍金的、一整套男性腰帶裝飾,以及到宋朝女性大氣的整套簪釵、精巧的宮燈型耳墜、遼代的龍形耳環和吐蕃的鏤空金牌,滿是人物的明朝滿冠,一直到清朝的扁方。將中央帝國三千年來的金飾珍寶完整的呈現在觀眾眼前。

策展人將展覽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詳細解釋黃金的起源,從索爾本大學借來的一大塊黃金原礦石,和幾塊較小的、學院收藏的黃金原礦石,以及展品中最古老的戰國金耳環,旁邊是數幅說明,顯示讓觀眾大致了解黃金的開採,然後是黃金進入中國後,從商至清,中國曆朝歷代金飾的演變過程。

然後進入展覽的第二部分,柔和的、淡黃色燈光下的展廳里,擺放了十四個錯落有致的展櫃,展櫃中的展品也是雙向擺放,方便觀眾人多的時候,可以在展櫃兩側同時觀看。配合展品,展櫃旁邊的牆上還掛有製作技術的圖文說明,與幾副中國古代山水的壁紙為臨。

展櫃中除去夢蝶軒的金飾藏品,展覽的策展人還從巴黎吉美亞洲博物館借來多件中國陶瓷等文物,間或放置在相同年代、花紋相似的展櫃中,因為,金飾的紋樣和藝術風格對中國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歐洲人對此並不熟悉,花紋相似的兩種不同藝術品,同時擺放在一起,兩者相輔相成,更好的讓觀眾理解它們。

本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4月14日結束,參觀免費,但需要提前預約,有興趣的聽眾一定要前往一觀,絕對是不虛此行。

 

參觀預約鏈接:https://www.lecolevancleefarpels.com/fr/fr/exhibition/exposition-ors-et-tresors#3e77a1462977

展覽地址:

L'École des Arts Joailliers(珠寶藝術學院)

31 rue Danielle Casanova

75001 Paris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14日,周二至周六,中午 12 點至晚上 7 點,周四至晚上8 點。

如有興趣,下午 5:30 至 6 點可以免費參觀學院。

周二、周三、周四和周五下午 6 點至晚上 7 點提供導遊服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