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法國新片《保佑法蘭西》執導細緻 台北跨年煙火晚會雀屏中選

發表時間:

各位聽眾,本次節目要介紹的是剛上映的影片“保佑法蘭西 (Pour la France)”。法國導演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突破刻板、勇於製作呈現的一部關於移民歧視、軍隊內幕、阿爾及利亞與法國緊張關係、以及家庭問題的電影。這也是拉希德·哈米獻給他過世弟弟的第二部長片。此影片也秀出台北跨年煙火晚會的普世歡騰熱鬧場景;台北成為置入性雀屏中選對象,為法國影片中少見的! 

法國導演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執導新上映影片“保佑法蘭西 (Pour la France)”
法國導演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執導新上映影片“保佑法蘭西 (Pour la France)” © Arnaud Borrel
廣告

影片講述了導演本身經歷的一起痛苦事件,即接受他弟弟在法國菁英軍事學校聖西爾軍官學校 Saint-Cyr時期,所發生的那宗本可以避免的意外死亡事件,而且他不甘心任憑軍方擺布,一直想追究找出這起悲劇的肇事者。 

劇中,這位從阿爾及利亞移民到法國的媽媽和三個兒子,哥哥以實瑪利長大後,在聖德尼環境下變成小混混,不務正業,與社區同伴們同流合污非法斂財的生活。 

影片中,在弟弟阿薩伊軍校意外死亡後,導演藉着哥哥的回憶,以倒敘述手法,他弟弟決定進入聖西爾軍校之前,曾經留學台灣,哥哥他趁着聖誕節去台北探望弟弟,兩人在台北度過的聖誕年終假期 

導演並順便把台北101跨年晚會的熱鬧看煙火場景完整呈現出來。這也是法國電影中比較少見的置入性地方宣傳,以及這個拍攝地點的選擇,這其中當然有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協助拍攝。 

阿薩伊到台灣大學求學。交了個女朋友朱莉,兩人郎才女貌,努力求學的弟弟,並告訴哥哥,已經決定念完碩士後回到法國,投考聖西爾軍校-法國最著名的軍官學校。 

哥哥在台北時又發生不愉快的事。一天弟弟帶和台灣朋友們帶着哥哥一起去台北夜店跳舞歡樂,多喝了幾杯酒的哥哥,跳舞時,喧囂熱鬧中情不自禁地親吻對面的女舞伴,但這可是別人的女朋友,於是攤上事,男方上前來揍他,頃刻之間,這夜店頓時陷入一片混戰。兄弟二人後來被抓到警察局偵訊。導致乖乖牌的弟弟出了警局就和哥哥吵起來,上前就給他一拳。現在變成兄弟兩人對打。不過,最後累了,兩人也平息了。此外,在這次的對打、互罵中,彼此叫喊說出了以下對方過去所不知道的事:弟弟也才知道:偏愛他卻不喜歡哥哥的父親,原來當時是有外遇,因此母親負氣,還懷着第三胎,仍硬撐要帶兩個兒子遠走法國。 

弟弟阿薩伊後來進入法國軍事菁英學校-聖西爾軍校,不過竟然在一次操練中淹死,原因出於老鳥戲謔新生菜鳥。這時哥哥無法就此罷休,影片展現了他想討回公道的艱苦歷程。 

由演而優則導的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導演的這部保佑法蘭西,講述了一段其個人非常痛苦的經歷,亦即接受他弟弟在法國聖西爾軍事學院 Saint-Cyr時期可避免的一起意外死亡事件,並尋找應對這一悲劇負責的人。  

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導演的這部影片片名 “保佑法蘭西 (Pour la France)"既可以在第一程度上理解死者的移民家庭遭歧視的命運,也可以以一種殘忍的諷刺方式來理解,從而加入了在 90 年代,一個家庭所經歷的故事複雜性和一定的廣度,開始在阿爾及利亞。 

影片畫面不斷地回到當下對弟弟的哀悼,接着就多次陷入倒敘。在一開始首先回想到他們身材高大的阿爾及利亞軍人父親,恨鐵不成鋼地兩次、三次反覆硬着心把不會游泳的這兩個年僅6、7歲的兒子丟入海里,命令他們游泳,幾乎溺水的荒誕父權主義場景。除此之外,影片也陸續介紹這兩兄弟關係的演變,兩兄弟之間的人生道路截然相反;簡單地說,也就是一個是成功者,一個是魯蛇的反差。

從兄弟情誼,還有對於自己的兩個祖國的感情,發展出這部影片《Pour la France》故事的兩個主軸。我們欣賞它們的細微差別來談論當前的話題,從融入新文化或父權制的話題開始。 形式很經典,這可以代表一種輕微的挫敗感,時代之間的來往可以減少或更流暢,但我們仍然保留着整體的尊嚴和對於邊緣的敏感度。特別是演員卡里姆.勒克魯 (Karim Leklou)與肖恩.布梅丁(Shaïn Boumedine)精湛的演出,以及比利時女星盧布娜。阿紮巴爾詮釋母親角色仍舊是那麼細膩、出眾。 

導演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受到他弟弟(賈拉爾·哈米(Jallal Hami)在聖西爾學校的“新生被戲謔”而死)的真實故事為劇本雛形,並以其,超級的微妙手法,拋棄許多人所以為所可能會有的陳詞濫調,成功導演了一部感動人心的影片。 

這部由拉希德·哈米 (Rachid Hami) 簽約並執導的影片,因碰上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而經歷了一段混亂的旅程,然後在 2020 年贏得了劇本大獎。 今年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放映,並在薩爾拉特電影節 (Festival de Sarlat上)獲得兩項大獎。 

當阿爾及利亞移民後代阿伊薩進入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事學校的後,必須忍辱負重承受涉嫌種族歧視混雜着該校誇張的虐待新生菜鳥的傳統,即使進入 學業的第二年陰影似乎仍在,23歲的阿伊薩(Aïssa)最後更是在一次戰爭軍事演練的泅水過程中,發生所謂的“意外溺水身亡”;但這次與童年場景不同,不是他父親溺死他。 雖然法國軍方拒絕承認對這場悲劇負有任何責任,最後在死者母親不屈不撓質問下,也僅是輕罰涉嫌背後暗地策畫戲謔的學長,但他的哥哥以實瑪利開始了為追求真相而不肯罷休的歷程。 

導演哈米竟然敢於製作一部關於移民、軍隊、阿爾及利亞和法國、以及家庭問題的電影……實在是一個挑戰。 哈米熟練地處理這些敏感主題。 劇情靈感來源於導演本人在2012年親身經歷的一起非常個人的悲劇。他把這個2012年自己家庭經歷的悲劇,導向,變成了一種對生命的探究,賦予死亡以意義。 儘管這個主題非常個人化,但這部電影避開摩尼教的陷阱,以及關於軍人閉嘴和避免了向來涉及阿爾及利亞移民家庭主題的簡單陳腔濫調刻板印象。 

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拍成的117 分鐘的影片,無論是在講述的故事,還是在演員的表演方面都呈現了罕見的品質,可說是一部令人無法無動於衷的感人電影。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