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吉美博物館 : 涼爽且令人耳目一新的扇子藝術

發表時間:

目前在巴黎展示亞洲文化的最高場所——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圓形大廳里,正在展出一個既美麗又脆弱的私人收藏系列——日本團扇展。實際上,這次展出的90件團扇都是十九世紀時期,日本最平凡的日用品,但與眾不同之處是它們上面都印着當時最著名的畫家、浮世繪木版畫大家之一——歌川廣重的作品。

歌川廣重創作的木板畫扇面,展示了19世紀的日本社會風情。
歌川廣重創作的木板畫扇面,展示了19世紀的日本社會風情。 © 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
廣告

有時,最真誠、最多彩的藝術就藏身在那些日常小玩意兒里。以日本的漫畫為例。最初它只是一幅微不足道的塗鴉,一幀有趣的隨筆,正如日本漫畫一詞的詞源所顯示的那樣。另一個例子則是浮世繪的木版畫,經過大量的生產,所以它的價格十分便宜,和中國的楊柳青年畫那樣非常受到平民的喜愛,也反映出世間事物的無常。

在日本的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中產階級和富裕人家購買浮世繪版畫時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出於一時的興趣;就像今天人們為了印刷精美的一本年曆、一張旅遊景點的明信片或是在集市上出售的一串糖葫蘆那樣,隨手花上點零錢而已。

巴黎吉美博物館目前展出的紙面竹柄日本團扇也是如此。這些日用品,是當時堆在街邊小攤上的平庸之物,價格也就相當於一碗面,是隨處可見的,隨手可得的小東西,一旦壞了或是天氣涼了,就會被丟棄不用。可時至今日,這些小玩意卻得到了藏家熱切地追捧。

隨着時間的推移,波蘭裔法國收藏家喬治·萊斯科維奇(Georges Leskowicz)收藏的、非常獨特的日本團扇系列目前在吉美博物館展出,這次展覽也是這個藏品系列首次在法國的公開露面。

稀有遠不是這90件藏品的唯一魅力所在。如果說日本團扇的精巧製作是無名工匠的傑作,那麼這些 "團扇 "之所以能被收藏,則要歸功於歌川廣重(1797-1858)。他與另一位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齊名,都被譽為日本木刻版畫衰落前最偉大的版畫家。

先來看看歌川廣重的扇面吧!扇子背面更為簡潔。一個充滿樂趣的世界在觀眾面前展開,到處是奇觀異景,男藝人們扮演着英雄,女藝人們扮演着交際花。史書或文學段落中的場景,詼諧的圖案,甚至是風景:這些就是從前東京的廣告。因為這些團扇的功能已經很像現在的小廣告、海報和其他商業 “小禮品”。

普魯士藍

這些扇面都是歌川廣重為團扇創作的650幅雕版畫中第一批印刷的成品。因為很早以前,在印出不久就被保存在畫冊中,沒有怎麼見光,所以扇面圖案的顏色飽和新鮮度非常高:顏色如同是迸發出來的,和版畫一樣具有吸引力。磚紅色和慷慨的橘色值得關注,還有普魯士藍。那還是當時最新的進口產品。

這些色調與紙扇面上沒有着色的地方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巧妙的留白,在這裡是雪,是霧,在那裡是滿月、船帆,甚至是農民在插秧時彎下腰顯示出的尖頂帽子。至於線條,那是既清晰又有條理的,埃爾熱和他的《丁丁歷險記》中《藍蓮花》一冊的粉絲們看一眼就會發現這一切。

在《近江八景》前請你停下腳步,細細觀賞日本第一湖泊——琵琶湖周圍的風景。這個系列的作品在全世界僅存兩套。一個在波士頓。另一個就在本次展覽中向觀眾展示:堅田落雁;矢橋歸帆;粟津晴嵐;瀨田夕照;石山秋月;唐崎夜雨;三井晚鐘;比良暮雪。 這八幅版畫印在掌中的團扇上,讓人隨時可以欣賞,且有清風陣陣的陪伴,當然是最理想不過的。

在現實中,特別是在炎熱的日子裡,近兩百年前的老東京不過是一個嘈雜的,到處是工地的、污染嚴重,且經常發生自然危害的地方。遠處海平面上散落着這種各樣船隻、大小不一的帆,既有輕巧的漁船,也有巨型軍艦和商船,運輸不息,颶風頻繁,那些大船應該是不那麼容易駕駛的。

一些扇面還展示了,應如何用團扇捕捉流螢並將它們做成燈籠。但它們從未提醒使用者,扇子主要是用來驅趕蚊子的。結束參觀後,觀者將會以不同的眼光去欣賞惠斯勒或是莫奈的畫作,因為這些日本繪畫技巧在十九世紀後的西方繪畫作品中出現的是如此頻繁。這些異國情調的出現並不只是作為日本主流文化的一種影響,而且還是對幸福的渴望,那才是普世共存的理想。

 

 

季節展覽:"歌川廣重和扇子(Hiroshige et l'éventail)", 國家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 Paris 16e), 至5月29日結束。展覽目錄96頁,價格13.50歐元。電話:01 56 52 53 00。網頁鏈接:www.guimet.fr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