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土人情

如何紀念巴黎公社150周年引爭議

發表時間:

150年前,巴黎人於3月18日舉行起義,建立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19世紀的最後一場革命,讓人類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維持了72天的巴黎公社被血腥鎮壓在5月25日結束,被稱為5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具有歷史象徵意義,即有其獨創性,也引起反思,在巴黎公社150周年之際,巴黎市應該紀念還是慶祝也成為不同政治派系爭論的議題。

巴黎市應該紀念還是慶祝也成為不同政治派系爭論
巴黎市應該紀念還是慶祝也成為不同政治派系爭論 © 網絡
廣告

發生了什麼

法國1870年發動了為爭奪歐洲霸權的普法戰爭,但是戰敗,拿破崙三世投降,他代表的第二帝國崩潰。隨後成立了由資產階級共和派等組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新政府。但是普魯士人大舉進攻法國,9月包圍巴黎。普魯士軍隊的不斷炮轟巴黎進一步激化社會各階層的不滿,包括工人和下層的巴黎市民要建立民主共和國。18711月普魯士軍隊圍困巴黎135天後,執政的梯也爾政府與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宣布停火。德國人隨後進入巴黎很短時間後就離開。

巴黎人不滿政府的投降,而且政府軍要把儲存在蒙馬特高地的400多門大炮運走,引發巴黎人的抗擊,他們在各處搭建街壘,隨後殺掉兩位政府將軍。梯也爾政府撤往凡爾賽讓巴黎權力真空,326日,巴黎人通過自由選舉選出了85名代表,由他們組成的公社議會負責在梯也爾政府撤離的情況下管理巴黎城市,3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這個議會很快開始使用巴黎公社的名稱。

巴黎公社在525日受到鎮壓,近期根據不同調查顯示至少有7千到2萬人在5月流血周中喪命。

繼續引起爭議

今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是紀念還是慶祝繼續引起法國不同政治派別的爭論。就在23日巴黎市議會上,反對派共和黨人格拉尼埃Rudolph Granie)譴責巴黎市政府的慶祝活動,理由是巴黎公社期間眾多建築被燒毀,如曾經作為拿破崙三世住所的杜樂麗宮被公社擁護者們點燃,盧浮宮的一個翼樓也被火勢波及,導致10萬冊書籍被燒毀;還有巴黎司法宮和警察局、甚至巴黎市政廳也沒能逃過被焚燒的厄運。

巴黎市政府法共議員拉斐爾·普里梅特(Raphaëlle Primet)認為巴黎公社是在所有歷史中,是最現代,最廣泛和最富有成果的革命,當時提出如男女工資平等、徵用閑置住房給無家可歸者、免費司法、承認自由婚姻、教會與國家分離等等;應該進行慶祝。

歷史學家米歇爾·科迪略(Michel Cordillot)著有《1871巴黎公社年的重要代表人物》一書,他對於來自右派的強烈不滿紀念活動並不感到驚訝。這位歷史學家說:如何詮釋巴黎公社這個歷史事件從來都是不同黨派爭奪的話題,還與法國政界甚至世界政治有關的意識形態爭論向連接。

這位歷史學家認為巴黎公社的歷史曾經在某個時期被有意的曲解,以使讓某些情況下的政治路線合法化,但是巴黎公社引發的激情從來沒有消失。如就在巴黎公社結束後的幾年出現過一些反對巴黎公社的文學作品,可以叫做《黑色傳奇》,不是那種低級的反共產主義文學,但是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描述,貶低巴黎公社成員。如以著名作家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和喬治·桑德(George Sand)為代表,他們的作品把巴黎公社成員描繪成社會敗類和墮落的人。與雨果,阿蒂爾·蘭波(Arthur Rimbaud, 保爾·魏爾倫(Paul Verlaine)代表的認同巴黎公社成員形成鮮明對比,他們認為但是巴黎公社成員推出社會改革理念。

法國當今各派政黨,左派如同右派一樣,從不同政治觀點出發試圖重新詮釋這段歷史,巴黎公社繼續是觸發強烈情感衝突的議題。

在政治派別辯論之外,歷史學家們呼籲希望通過這些紀念活動能夠提供史學辯論的機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