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土人情

新弱勢群體——因新冠危機而變得脆弱的400萬法國人

發表時間:

法國似乎正在從疫情及其經濟後果中走出來,各行各業恢復得很有活力,失業和貧困現象正在減少,民眾購買力也在提高,但並非是所有法國人都能從這場危機中安然無恙地走出來,這兩年的危機令400萬法國人成為新的弱勢群體。這是法國生活條件研究和觀察中心(Crédoc)今天公布的一項創新調查的結果。

A student receives food during a distribution by French charity 'Secours Populaire' in Strasbourg, eastern France, on December 12, 2020.
Frederick FLORIN / AFP
A student receives food during a distribution by French charity 'Secours Populaire' in Strasbourg, eastern France, on December 12, 2020. Frederick FLORIN / AFP AFP - FREDERICK FLORIN
廣告

在賽諾菲希望基金的資助下,與一些協會和研究人員合作,研究中心在五月份啟動了脆弱性和復原力研究,對3,202人在網上進行問詢調查,並根據中心自1978年以來每年三次對法國人生活條件的調查,對疫情結束時的情況進行了初步評估。

根據研究報告,當今31%的受訪者感到自己的生活狀況脆弱,即比2018年多出10個百分點,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將這種情況歸咎於新冠危機。將這一調查結果推及整個法國人口,8%15歲以上人口,即400萬法國人,在過去兩年中,在就業、財務、健康、住房這幾個方面陷入了令人擔憂的境地,且由於孤立無援而變得變本加厲。

第一個弱勢的表現當然是在職業方面,42%被研究劃為"新弱勢群體"的人很難找到工作,34%的人簽了定期工作合同,而非弱勢群體人口為16%;14%的人失業,其他人則有6%。研究報告明確指出:"新弱勢群體中大多數是年輕人(74%),主要就業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以及文化活動和家庭服務類的私營企業,學歷不高,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沒有高中會考文憑,且往往已經成家。這種工作的不穩定性主要涉及生活在巴黎地區的人口(21%)和居民人數超過10萬城鎮的居民(34%)。

健康無保障

調查結果中還有:61%的人認為他們的經濟狀況是因為新冠危機而惡化的,儘管國家提供了各種支持,如短期工。

生活狀況惡化還反映在支付各種賬單時的捉襟見肘:電費,電話費,上網費,房租或是按揭、稅款、房屋或汽車保險和學費交納等方面的困難。

與新弱勢群體出現相矛盾的是在健康危機開始後,法國人的儲蓄就一直在飆升。對此,中心社會部主任、研究報告的主筆之一桑德拉-霍比安糾正說:"當然,銀行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危機期間,法國銀行的儲蓄數額相當大,高達1570億歐元,但要知道的時其中70%的儲蓄是由法國20%最富有的家庭積累的"。

在健康方面,新弱勢人群比其他人更經常受到病毒的影響,且由於經濟原因不得不推遲或放棄治療,是其他群體的兩倍。

而更令人驚心的是因危機而變得脆弱的人對生活的看法黯淡,他們坦言自己身在死胡同里,不僅沒有任何改善的前景,且對未來的惡化感到恐懼。他們中只有32%的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而非弱勢人群則有73%。

心理健康

正如社會工作者曾指出的那樣,法國人的孤獨感普遍存在,導致的心理後果並不總是能得到公共機構的必要關注。

對此,精神分析定向和諮詢空間負責人指出:"這是一個已經觀察到很久的趨勢,但健康危機大大加劇了這一趨勢”。2021年在巴黎 ,這家協會為近600人提供每周心理跟蹤,即比 2020年多20%,每年還進行16000次心理談話。她指出:"越來越多的時候,是公共機構、醫院、醫療和心理中心將有心理問題的人轉介給協會,因為它們缺乏資源來進行跟蹤治療。在危機結束時,已經觀察到很多人出現抑鬱、失去參照點、混亂、漂浮和自閉的心理現象,似乎疫情和禁閉打亂了他們與時間的關係。

自健康危機以來,法國政府和社會團體一直在努力提供緊急支援,形式包括食品分發、支票、援助、延長各種福利的享有時間,更不用說對短期失業的補償。霍比安女士指出,“35%的新弱勢群體得到了此類幫助,這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士氣,因為他們中54%的人說他們對國家機構、社會保護和政府更有信心,83%的人認為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這一比例與非弱勢群體的比例相同。"

桑德拉-霍比安評論指出:這表明,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有用的、有針對性的援助,對整個社會有積極的影響 。於此相反,65%的新弱勢人群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因為社會保護體系明顯存在漏洞,這令他們悲觀到認為要對他們想徹底改變的社會採取暴力。

由此可見,在適當的時候有益地幫助弱勢群體是社會凝聚力和民主正常運作的保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