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免耕種植--應對土壤流失與溫室效應的新方式

發表時間:

您或許聽說過法國寓言家拉封丹的一個故事,名字是農夫和他的兒子們,故事的大致內容是一位農夫在臨死之前告訴他的三個兒子,他在葡萄園埋藏了許多寶物,兒子們只需把它們找出來就不愁生計,殊不知他的兒子們把葡萄牙的土地都翻了個底朝天,卻未看到寶物的任何影子,不過,這一年葡萄園的收成卻大有增加,於是,農夫的兒子們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勤勞耕作才是創造出財富的寶物。幾乎在全世界各地,說到勤勞耕作,人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個牽着牛犁地或者手拿着鋤頭翻地的農民的形象,不過,今天在歐洲,越來越多的土地專家反對犁地,主張在不耕地的前提下直接將種子播種在地里,這種新式的種植方式被稱為是免耕法,也被叫做零耕法。

亞洲水稻田傳統的犁耕方式
亞洲水稻田傳統的犁耕方式 © 網絡
廣告

法國知名的植物學家,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教授Marc André Selosse 教授是多本有關植物學的暢銷書的作者,他在一本名叫“世界的來源—土地”一書中詳細地闡述了他之所以提倡免耕法的理由。賽勞斯教授就此接受了法廣的專訪 :

法廣 : 能否請您解釋一下為何您提倡免耕種植 ?

Marc André Selosse:在歐洲以及世界許多地方,深耕土地自古以來都被看作是農民辛苦勞作的象徵,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在古代南美洲的瑪雅文明中也曾經有過不耕地的種植方式,當然,這意味着必須有許多人手來除草。我們不訪靜下來想一想,如果耕地可以除掉地里的雜草的話,那麼,土地中的許多有機物也都會受到損害,比如說蚯蚓以及一些微生物,這會損壞土壤的肥沃質地,農民因此不得不使用化肥。這是其一,其二是由於土壤中的有機物受到損害,導致土壤的吸碳功能受到破壞,在人類幾千年的農耕歷史中,土壤因為被翻轉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說,人類自耕地以來向大氣中釋放的二氧化碳的總量是最近兩百年來化石燃料所釋放的溫室氣體的兩倍。最後,由於土壤中有機物的消失,使土壤風化的速度增加了十倍,最終導致土壤的流失。所以,從短期來看,耕地種植可以提高收成,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會使土壤日益貧瘠,最終導致流失。所以,今天在歐洲免耕種植越來越受到推廣,雖然目前的產量較低,不過,今年由於乾旱,免耕種植的優勢就特別彰顯,因為免耕的土壤可以更好的吸收以及保留水分,而被翻耕的土地則很難保留水份。我知道今年夏天,乾旱現象在中國各地也十分嚴重,免耕的土壤可以保留水分,而一旦被翻轉,土壤的水分就會消失。

法廣 : 那麼,既然如此,免耕種植的方法是否已經在歐洲尤其使法國被廣泛推廣?

Marc André Selosse:目前尚且缺乏精確的統計數字,在歐洲應該是在2 %至5 %之間,不過,有一些大型的農場也開始使用免耕種植,如果說,收成並不很理想的話,其原因之一也是由於他們所種植的植物並不是最理想的選擇。雖然免耕種植實踐的時間十分有限,但是,今天我們已經發現土壤中有機成分的明顯增加,土壤的吸碳功能也明顯增加。不過,下一步的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農作物都適合被免耕種植,而且,我們還必須說服農民,說服政府決策者,這也並非易事。我們科學工作者必須回答許多問題,比如說,必須幫助農民解決具體的問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土壤是地球人的資產,這一寶貴的資產我們必須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存,必須使土壤越來越肥沃,而不應該寅吃卯糧,事實上,古希臘等許多古代文明的消失應該就是前車之鑒,今天我們在那些古代文明的遺址上看到的都是一片岩石以及貧瘠的土壤,然而,這些古代文明也都曾經修建在肥沃的土壤上,所以,有專家認為文明能夠延續多久,關鍵或許就取決於對土壤的保護。美國生物學家賈德·梅森·戴蒙Jared Mason Diamond)在他的《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一書中闡述的就是破壞環境的種植與生活方式導致了多個古代文明的徹底消失。當然,這些環境後果往往要經曆數百年,數千年的時間才會顯現,但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是,被翻耕的土壤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正在增加溫室效應,而事實上土壤本應該增加有機物,幫助吸收二氧化碳,從而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感謝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教授Marc André Selosse 教授接受法廣的專訪。

法國生物學家Marc André Selosse 教授的書作“世界的來源—土地”
法國生物學家Marc André Selosse 教授的書作“世界的來源—土地” ©https://www.demain-en-mains.info/fr/lorigine-du-monde-marc-andre-selosse

Marc-André Selosse簡介

馬克-安德烈-塞洛斯1968年3月29日出生於巴黎,曾經就讀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學習(1986年),2000年成為皮埃爾-瑪麗-居里大學的講師,2002年在南巴黎大學獲得指導研究的資格證書。2004年成為蒙彼利埃大學的教授,2013年以來,是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教授。

他在國外領導研究團隊,在維喬薩大學(巴西,2015-2018)、格但斯克大學(波蘭,自2015年)和昆明大學(中國,自2019年)。

他是多個國際科學期刊包括《新植物學家》、《共生》、《生態學通訊》和《植物學通訊》以及流行期刊《空間》在內的期刊的編輯。

主要書作: 

共生(La Symbiose)  : 結構和功能,生態和進化的作用,Vuibert出版社, 2000年。

永不孤獨(Jamais seul):這些建造植物、動物和文明的微生物,阿爾勒,Actes Sud出版社,2017年。

世界的味道和顏色(Les goûts et les couleurs du monde):單寧的自然史,從生態學到健康,Actes Sud出版社,2019年。

世界的起源 (L’origine du monde):踐踏土壤者的自然史,Actes Sud出版社,2021年。

自然小故事:生命的編年史 (Petites histoires naturelles : Chroniques du vivant)  Actes Sud 出版社, 2021。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