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巴黎成為可持續發展時尚之都

發表時間:

巴黎9月30日起舉行為期8天的巴黎時裝周,統計顯示每年時裝周期間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高達24萬噸。巴黎副市長萊蒂西耶呼籲時裝界帶動減排向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過渡,讓於2015年在巴黎成功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氣候協議》後,巴黎可以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時尚之都。

Cette jeune fille porte la photo de sa mère, décédée lors du drame du Rana Plaza, dans les mains ce dimanche 24 avril à Dacca, lors des mnifestant.
Cette jeune fille porte la photo de sa mère, décédée lors du drame du Rana Plaza, dans les mains ce dimanche 24 avril à Dacca, lors des mnifestant. MUNIR UZ ZAMAN / AFP
廣告

快時尚的浪費

每年的巴黎時裝周期間各大時尚品牌凸顯創意,在短短的15分鐘的走秀上各放異彩,爭奇鬥豔,引導來年時尚趨勢,僅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商貿交易創收達 103 億歐元,讓法國人自豪。不過根據在巴黎的一個名叫烏托邦(Utopies)的環保組織統計顯示,僅僅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就耗費大量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高達24萬噸。

殊不知自從2000年以來全球服裝產量翻了一倍,服裝業,特別是那些大工業進行批量成衣生產讓服裝製造企業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污染行業。其原因主要因為更多品牌推出便宜的價格,加上創新的設計刺激了大眾購買消費慾望,讓購買服裝量持續上升。

根據統計顯示歐洲人平均購買服裝的70%被收在衣櫃中沒有被穿用過,隨後因不再時髦這些新衣服就被扔掉造成浪費而且污染環境。

時裝生產世界第二大污染工業

工業化成衣生產徹底改變了大眾購買服裝的消費方式,此前歐洲環保組織EEA調查顯示從1996年到2012年歐盟購買成衣上升了40%,平均每個歐洲人一年購買12噸的衣服,同時平均每人每年丟棄10噸。如西班牙服裝品牌颯拉出現,該品牌每年至少推出24個系列設計,便宜的價格和時尚的設計吸引眾多粉絲,讓便宜的服裝成為快餐一樣隨處可見。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過度消費服裝的生活方式對社會和環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這主要是因為生產服裝所需要提取原材料開始,進行材料轉化、成衣生產、隨後運輸到世界各地、然後到消費者手上,最後舊衣服回收,在成衣生產的每個階段,都在消耗能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系統。

服裝生產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海上和空中交通總總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同。而且大批生產便宜成衣浪費如水,電,棉花等原材料能源。

具體而言如生產一條牛仔褲要用7500升水,相當於一位成人7年飲用的淡水總量,而且印染布料使用化學品污染環境。

石油是另外一個服裝工業大量使用的原材料,自從發明從石油中提取的聚酯纖維來製作衣服後,從2000年起開始代替棉花成為製造成衣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但是聚酯纖維不可以回收重新使用。

另外皮草生產商使用牛皮,或者羊毛需要通過飛機等從出產國亞洲長途運輸到歐洲,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最不能忽視是不僅服裝生產使用大量原材料,長途運輸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洗滌染成的布料纖維含有化學元素和微塑料排入自然中,需要數十年才可以降解,環境觀察組織IUCN表示海洋中35%的微塑料來自洗滌布料。

減少過度消費對環境和社會副作用

人們過度消費購買服裝不僅對環境,也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主要因為絕大多數服裝生產企業在第三世界設廠生產,而這些國家工作環境惡劣如在2013年孟加拉的薩瓦發生紡織廠房倒塌事件,導致上百名工人死亡。

近期巴黎副市長呼籲眾人參與進行時尚界可持續轉型發展,提倡就近生產,減少過度消費,同時回收重新使用服裝,讓時尚之都巴黎成為可持續發展環保之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