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2022年或世界末日的威脅

發表時間:

使用核武器的威脅、氣候災難,即將過去的2022年是 "世界大戰 "的景象突然變得更加真實的一年。

2022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
2022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 AFP - MOHAMMED ABED
廣告

10月初,當烏克蘭衝突陷入困境時,唯一在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國家的領導人--美國總統拜登談到了核 "末日 "的風險。這是拜登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威脅要在烏克蘭使用致命核武後,做出的反應。烏克蘭被俄羅斯的炸彈蹂躪,造成數千人死亡,2月24日的入侵動搖了國際地緣政治秩序和全球的穩定。當時拜登用戲劇性的口吻說道:   "自肯尼迪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我們從未面臨大決戰的可能",這一表態讓世界為之震驚。喚起了部分世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憶,甚至是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

隨着歐洲最大的核電站——烏克蘭的紮波羅熱核電站遭受危險的攻擊,災難的威脅也在人們的心中駐足。但要求在核電站周圍建立安全圍欄的呼籲並沒有得到響應。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相互,推諉,指責對方應對槍擊事件負責的言論,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在11月中旬敦促雙方: "不管是誰,請停止這種瘋狂行為"。

世界末日的時鐘

同是在11月中旬,一枚導彈墜落在波蘭,令人擔心北約將被拖入一場針對俄羅斯的戰爭,如果真的如此,其後果將難以預料。

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外交官的說法: "謝天謝地",很明顯,這枚導彈可能不是來自俄羅斯,而是來自烏克蘭防空部隊。

此外,別忘了伊朗和朝鮮,2022年的核威脅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尤其是與世隔絕、擁有核武器的共產主義國家。可能很快會再次進行另一次核試驗。

瑞典的研究機構——全球挑戰基金會在一份年度報告中估計,自1945年美國轟炸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以來,使用核武器的風險從未如此之大。俄羅斯任何可能的核打擊無疑都會與小型的 "戰術 "武器有關,但專家擔心會升級。

芝加哥大學研究員和《原子科學家公報》的問肯尼特-本尼迪克特警告稱:“這將完全改變遊戲規則"。《原子科學家公報》將在明年1月份發布 對"末日時鐘 "的最新預測,目前設定為距世界末日的午夜還有100秒。

   生或死

在人心普遍焦慮的背景下,以及經歷了新冠疫情和通貨膨脹飆升之後,世界各地已經處於緊張狀態中,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地球人口在2022年超過了80億的大關。而且地球還受到另一種災難的威脅:全球變暖。

從今年秋天巴基斯坦的歷史性洪災到美國和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更不用說夏天席捲歐洲的熱浪和非洲之角的乾旱,自然災害接踵而至,科學家們將這一切歸咎於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變暖。

在中國、法國南部、加拿大魁北克和遙遠的北極地區都出現了破紀錄的熱浪,這提高了人們對採取行動必要性的認識。

早在11月在埃及舉行聯合國年度氣候會議(COP27)前一個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已經拉響了警報,呼籲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關係到我們今天的安全和明天的生存"。聯合國氣候會議最後的結果可謂是好壞參半,雖然就援助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貧窮國家達成了協議,但在減少溫室氣體方面並沒有太大的雄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做出的承諾,如果能夠充分執行,充其量將使世界在2100年停留在氣溫增加2.4°C的軌道上,可按照目前的廢氣排放速度,屆時將會災難性的增加到2.8°C。

劍橋大學學者盧克·坎普(Luke Kemp)指出說:"現在真正需要的是對(由氣候變化引起的)風險如何影響世界各地進行更精準的評估"。他對包括科學家在內的一些活動人士相對 "去戲劇化 "的行為言論感到遺憾。

然而,今年並非一切都很糟糕,因為大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運動也許已經將疫情翻篇了,世衛組織(WHO)最近估計,世界上至少90%的人口擁有某種形式的免疫力。

不過環境“悲觀主義”最熱心的批評者之一,哈佛大學的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指出,總體而言,近代以來,世界上的暴力事件急劇減少。

而在今年最後的重大全球事件之一中,關於生物多樣性的蒙特利爾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12月19日就拯救大自然,達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協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