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塑料污染:達能集團因缺乏走出塑料規畫而被告上法庭

發表時間:

法國的達能集團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國食品集團,在中國就有多個知名品牌,例如碧悠、愛他美、依雲等等,達能集團生產的嬰兒食品更是公認的健康食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不過,本周一,達能集團卻被三個非政府組織狀告法庭,原因是達能集團雖然是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的世界十大塑料污染者之一,但是,該公司在其警戒計畫中並未提及塑料污染,準確地說,是並未提出一個走出塑料包裝的計畫,而達能集團對法庭的傳喚感到十分驚訝,因為集團認為自己在環境保護領域走在前沿,強調 "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在全球範圍內減少12%的塑料"。

Des yaourts Danone dans un supermarché français, le 9 janvier 2023.
Des yaourts Danone dans un supermarché français, le 9 janvier 2023. © REUTERS - ERIC GAILLARD
廣告

狀告達能集團的三個非政府組織(NGO)分別是歐洲衝浪者基金會(Surfrider Foundation Europe)、法國零廢棄物協會(Zero Waste France)和地球客戶組織(ClientEarth)。這三家非政府組織要求達能集團公布一個包括"去塑料化 "路線圖的新的發展計畫,倘若達能集團拒絕,那麼,非政府集團要求法庭在六個月後對達能集團進行罰款,每天罰款100,000歐元。這是繼道達爾因在非洲烏干達的石油開採計畫被狀告法庭之後,法國輿論今年年初以來關注的另一起環境訴訟案。

這兩起案子提訴的依據都是2017年法國社會黨執政期間通過的“謹慎義務法”(la loi sur le devoir de vigilence),這項法律的制定的直接原因是2013年孟加拉國一家服裝加工廠倒塌,曾經造成一千多名工人的死亡。此一事件在西方引發巨大反響,法國國民議會因此通過上述法案,要求擁有5000名以上員工的公司實施一項計畫,以評估風險並防止其生產以及商業活動可能導致的對人權、健康和環境的嚴重侵犯。

對提出起訴的三家非政府組織來說,塑料包裝產品從其生產到消費以及成為垃圾之後,這整個過程都對人體健康以及環境生態構成嚴重威脅, 塑料作為原材料來自化石燃料的開採,是導致地球升溫的一大因素,它產生的廢物廢物污染海洋,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它的收集和回收危及發展中國家數百萬工人的健康和權利。

事實上,在將達能集團狀告法庭之前三個月,也就是去年的九月份,非政府組織聯盟正式通知九家食品和零售巨頭,他們中包括達能,家樂福、歐尚、喀西諾、雀巢,以及麥當勞的法國分部等等,要求他們

遵守相關法律,擬定一個走出塑料的時間表,其他公司提出的計畫似乎說服了非政府組織,但達能集團卻遭到了起訴。其原因首先是由於該集團的塑料使用量並未出現消減,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和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建立的排名,達能集團是世界上第八大塑料用戶。2021年,該集團的塑料包裝產量超過75萬噸,比2020年的71.6萬噸有所增加。

此外,達能集團提出的回收塑料的計畫被認為是遠遠不夠的。非政府組織舉例說,在印度尼西亞,達能是 "頭號污染者",根據當地非政府組織的統計,當地只有6%的包裝被回收利用。其餘的則最終被填埋或丟棄在大自然中。而且,最根本的是,塑料回收的次數有限,回收率極低,而且回收的過程也是一個污染和浪費能源的過程,回收也不能夠排除部分塑料包裝繼續污染河流和海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非政府組織因環境,氣候等議題狀告跨國集團的案例層出不窮,道達爾能源公司因在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的一個石油項目而成為目標,法國電力公司因在墨西哥的一個風力發電項目而受到起訴,蘇伊士公司因在智利一個城市的水管理而被追責,法國巴黎銀行因其繼續投資石油和天然氣項目而受到起訴等等,而這一切訴訟案的法律依據都是“謹慎義務法”,歐盟也正在擬定類似的法律,該法案很可能在今年年底通過,通過之後,歐盟企業在全世界各地污染環境,違背人權的行為都會遭到法律的追究。

2月23號,法國法庭將宣布對道達爾在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的項目案件的裁決,此一裁決受到非政府組織以及相關的跨國集團的廣泛關注,因為它將成為今後類似安檢的參照。必須指出的是,中國石油集團參與了道達爾在烏干達的開發項目。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