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報告:全球 20 個最受氣候變化影響地區中有 16 個位於中國

發表時間:

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極端天氣的災難性後果已經在全球各地敲響警鐘,而周一(2月20號)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通過對建築物的風險進行分析後更得出結論,認為一些世界上最重要的製造業中心面臨水位上升和極端天氣的風險,而中國和美國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地區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總體上看,中國,美國和印度三個國家就佔了50個最有風險地區的8成之多。

圖為德國蓋爾森基興的 E.ON 燃煤發電站。全球計畫新建的燃煤發電廠百分之八十集中在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日本、印尼以及越南。
圖為德國蓋爾森基興的 E.ON 燃煤發電站。全球計畫新建的燃煤發電廠百分之八十集中在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日本、印尼以及越南。 AP - Martin Meissner
廣告

發表這項調查研究的是總部設在澳大利亞的XDI,這個公司專門為投資者和金融分析師評估氣候風險,他們的研究共審查了全球2600多個地區,包括美國和印度的州,中國的省,法國的地區等,並對這些地區在2050年之前的脆弱性進行了排名。

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 20 個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中有 16 個位於中國,該研究認為,到 2050 年,中國一半的 GDP 面臨氣候相關災難的風險,佔中國經濟總量一半以上的九個轄區在風險高地區的榜單中名列前茅。在前10名的地區中,9個是中國的,其中最靠前的是中國的江蘇、山東,廣東和河北等省, 首都北京排名第42。具體看,佔中國 GDP 十分之一的工業化沿海省份江蘇被評為世界上最脆弱的地區,緊隨其後的是鄰近的山東省和河北省的主要鋼鐵生產基地。河南省被認為是洪水多發的中部省份,排名第四。這是因為這些省份面積大,它們擁有廣泛的工業、貿易、住宅和商業發展,並受到沿海海平面上升和河流及地表洪水的影響。因此,在XDI公布的世界地圖上,除了青海省和西藏,中國其他地區都被呈現出象徵著風險的紅色,甚至深紅色。XDI的首席執行官哈姆登說,全球製造業向亞洲的轉移推動了中國本已脆弱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往往集中在傳統上風險很高的地區——河流三角洲、沿海地區和相對平坦的地區,因此也就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另外,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美國各州在排名中也很突出:比如,佛羅里達州排第10位、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分別排在第19位、第20位...... 紐約第 46 位。印度的九個地區也進入前 50 名。

在歐洲,德國的下薩克森州是受威脅最大的地區;在全球排第56位。在法國,風險最大的是位於北部的上法蘭西大區,排名在第121位。歐洲風險最高的城市則分別為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和威尼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德國的漢諾威和法國北部重鎮里爾。

據法新社,XDI的研究方法側重於全球變暖的八個後果對建築物造成的風險, 這八個後果分別是,河流和地表洪水、海平面上升淹沒平地、極端高溫、森林火災、與乾旱有關的山體滑坡、極端風暴和凍融。這些計算又是基於聯合國氣候專家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變暖超過 3°C 且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悲觀情景。

最好的適應策略還是減少碳排放

XDI的科學和創新總監卡爾-馬龍在向記者介紹時指出, 他們對中國、美國和印度的研究得到一個非常強烈的風險信號,而這些國家基本上是世界經濟的引擎,許多基礎設施都集中在這些國家。同時數據顯示,全球經濟的一些龍頭地區都面臨海平面上升、河流泛濫和山火等災難性災害,這也可能壓低房地產價格並阻礙投資。

卡爾-馬龍預測說 ,想在這些風險高的州和省建立工廠或供應鏈的人將三思而後行。他認為,在最好的情況下,這些地區可能會出現風險溢價,在最壞的情況下,尋找安全避風港的投資者會撤走,導致資本外逃。但他也認為,雖然氣候在決定資本流動方面可能變得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但它是否會阻止對更脆弱地區的投資還有待觀察。他坦誠:“要確定世界上哪些地區具有潛在的適應性和可防禦性,以及哪些地區可能是將在適當時候放棄的地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XDI的首席執行官哈姆登也指出,之所以發布這一分析結果是為了回應投資者對區域風險數據的要求。也通常被銀行用作風險評估的基礎。他說,已經感受到了全球天氣事件的重大影響,而且影響只會越來越大。而他們只想確保每項投資決策都是以適應氣候變化的方式做出的。哈姆登認為,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世界各地天氣事件的重大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只會增加。而即使是現在,最好的適應策略還是減少碳排放……

聯合國氣候變化適應策略中指出,氣候變化近在眼前,其後果因地而異,可能是火災、洪水、乾旱、高溫或嚴寒,或者海平面的上升。除了盡我們所能減少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外,還必須適應氣候變化的後果,從而保護自身和我們的社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