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減少依靠中國進口稀有金屬 挪威計畫開放其深海採礦

發表時間:

挪威政府6月21日表示已準備好開放海底採礦,其目標是獲得向生態轉型所必需的礦產,而不必依賴中國等國家,環保人士擔憂深海採礦破壞海底生態環境,他們對挪威政府計畫感到非常憤怒和懊惱。

可持續海洋聯盟(Sustainable Ocean Alliance)等環保組織要保護深海,呼籲各國不要進行深海採礦,因這不僅破壞深海的自然環境,而且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可持續海洋聯盟(Sustainable Ocean Alliance)等環保組織要保護深海,呼籲各國不要進行深海採礦,因這不僅破壞深海的自然環境,而且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 Sustainable Ocean Alliance
廣告

挪威政府近期表示將開放該國部分水域,進行深海採礦等商業性海底礦產活動,挪威議會將在今年秋季就該提案進行辯論。

挪威將開放的區域靠近北極,位於格陵蘭海附近,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研究顯示,挪威大陸架蘊藏着大量銅、鈷、鋅和稀土礦藏,它們是生產電池、風力渦輪機等必不可少原材料。

挪威政府表示為了保證挪威和歐洲能夠順利進行經濟綠色轉型,他們需要擴大礦產來源,目前一些如稀土關鍵礦產生產被中國等少數國家控制,而俄烏戰爭凸顯歐洲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

挪威傳統能源大國,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隨着逐漸對海底礦產的開發,會讓該國成為全球主要稀有礦產生產國之一。

深海採礦本身引爭議

不過深海採礦本身是否破壞海洋環境引發爭議,環保組織以及部分國家均呼籲禁止這種做法,或者至少設置一段暫停期,以便進一步研究其對環境的影響。

安妮·索菲·魯(Anne Sophie Roux)是非政府組織可持續海洋聯盟的法國代表,她指出深海採礦首先對深海生物摧毀,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來得及研究其破壞程度,其次挖礦泥土掩埋周邊的海底植物,還有採礦化學物質,聲音和燈光等污染,如照明污染可以達到周邊500公里。

為了保護深海環境,法國在20231月宣布禁止在其水域進行深海採礦,德國呼籲暫停該行業的發展。

而且此前德國、法國、西班牙、智利、哥斯達黎加、新西蘭和巴拿馬等國已要求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不要急於頒布採礦法規,他們警告深海採礦將威脅生物多樣性。

現今就在挪威政府公布計畫開放其深海採礦之前,619日聯合國剛剛通過了一項旨在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條約,其中包括了對深海採礦的限制。這項名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多邊協定具有法律約束力,已經經過了近20年的艱苦談判。各國的當前目標是到2030年保護30%的海洋,目前只有不到1%的公海受到保護。

保護公海

另外,國際海底管理局將在今年79日牙買加召開會議,預計將推出深海採礦的規章制度,涉及有關其環境危害、特許權使用費和稅收的規定等。兩年前,該組織設定202379日為深海採礦法規出台的最後期限。

可持續海洋聯盟(Sustainable Ocean Alliance)等環保組織要保護深海,呼籲各國不要進行深海採礦,因這不僅破壞深海的自然環境,而且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挪威石油和能源部長泰耶·奧斯蘭(Terje Aasland)目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需要關鍵礦產來實現綠色轉型,將會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開採,而且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比挪威更有能力帶頭以可持續和負責任的方式管理這些資源,這對於全球的長期能源轉型也至關重要。

不過這沒有說服環保人士和科學家們,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和綠色和平組織等非政府機構對其予以強烈譴責,環保人士強調深海採礦存在潛在環境災難的風險,挪威政府開採深海礦產計畫不負責任,違反了國家和國際義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