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法媒哭送“超人”馬拉多納

發表時間:

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多納60歲年齡心臟病突發,遽然長逝。一代偶像,毀譽不一,全球數不清的球迷為之痛惜,法國總統馬克龍贊其“最偉大的足球健將”,法國媒體也是惋惜連連,甚至不惜形容其乃“上帝”抑或“超人”,終歸落入上帝之手。

一代球星馬拉多納告別人間。圖為擔任阿根廷國家足球隊教練的馬拉多納2010年3月1日出席在慕尼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一代球星馬拉多納告別人間。圖為擔任阿根廷國家足球隊教練的馬拉多納2010年3月1日出席在慕尼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REUTERS - Michaela Rehle
廣告

“上帝死了”,法國『隊報』頭版乾脆這樣標題,背景是那場傳奇的照片:沸騰的體育場,興奮異常的馬拉多納接受數萬球迷敬愛。該報社評稱讚這是“一位罕見的球星,一位無與倫比的人物,一位自我摧毀的天才“,他”瘋狂的甚至喪失理智般地熱愛着足球和生活“,”身後留下的是一位從街道走來的建立了巨大功勳的球星和一個始終被黑暗所吸引的弱者。“

“在他60歲的時候,馬拉多納提前進入永恆,邁着緩慢的步伐,生活以及無數他從不願意在黎明前離開的夜生活讓他氣喘籲籲老態龍鍾“。

在這家體育報紙的社評家眼中,“很少有像馬拉多納這樣的人物也很少有像他這樣的球星“,當然,”他的傳奇與其說被從街頭髮現的阿根廷少年浪子的故事滋養,不如說被他親自點燃的與世人分享的荒誕超凡的瞬間培植”。

『世界報』也寫到:“上帝死了”,不過對這家報紙來說馬拉多納僅僅是“足球上帝”。“冠軍的死亡永遠是一個悲傷的事件”。該報認為,很少有像他這樣的體育健將,把不同俱樂部的支持者,把崇敬者和厭惡者虔誠地聚攏在一起。上帝之手的作者,那不勒斯黑社會的庇護者,卡斯特羅和查韋斯的朋友,不可救藥的可洛因吸食者並非是一個唱詩班的兒童也絕非道德的典範,遠遠不是這些。但是他留給世人的是一個足球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星之一。“一位具有不尋常靈感的天才球星”。

『巴黎人報』則認為,馬拉多納是眾星之中的一顆“全球之星”,最終“回到上帝手中”。這位“天才而荒誕不羈的阿根廷球星昨日告別人世,死於心臟病突發,年僅60歲。”

『普羅旺斯報』則以“永恆的金童”開題,“無論如何,馬拉多納生前已成為神話而身後仍將如此……世界只有一位馬拉多納! 他的同鄉梅西也同樣具有巨大無比的才能,光芒普照球場,但是,他只能在馬拉多納身後狂追,且永遠也無法追上,因為他沒有贏得過世足杯,而馬拉多納差不多一個人為他的祖國贏取。”

『西南報』則稱,足球場上的馬拉多納一如搖滾樂巨星普雷斯利,流行歌手邁克爾·傑克遜,電影巨星·德帕迪約,在各自的領域輝煌。他的心臟終於不能伴隨……馬拉多納的名望當然多虧那顆小小的足球,他那神奇的腳為他賦予無限創造的可能。可是世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包括那些從來不為足球場上的吼聲所動的人們。

『洛林共和報』評論說,金童小子,是全球足球史的異端,一個直覺的、本色的天才。在伴隨着放蕩和任意不羈的漫長職業生涯中,誰像他那樣激起無數的崇敬和無數的厭棄,吸毒,暴躁……所有人身上似乎都有陰影,而馬拉多納從來不尋求掩蓋。『費加羅報』則如此形容:在球場上,如同在生活中,他是黑色天使,無法捕捉、不可控制。他喜歡光芒,自然的,人工的光芒,所有的光芒......

『解放報』為“十號”貢獻了十頁版面,10號就是馬拉多納。該報似乎在用無所不用其極來形容這位在足球以外的私生活中無法形容的人,“我們最終差不多以為他是不朽的”,我們似乎聞到了“永恆的芳香”……“然而馬拉多納不僅僅是這一切,他就是足球,他就是競技遊戲,這些永遠不會死亡。”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