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美參議員克魯茲推薦報告:《大科技公司武器化平台竊取2020年大選》

發表時間:

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近日轉推了一篇報告,曝光美國科技巨頭如何以社交媒體平台為武器,以影響美國大選。克魯茲強調的一段文字是:“在大選前,推特和臉書特朗普審查了65次,但對喬‧拜登是0次。”他還加上了一句評語:65:0。也就是說:只審查特朗普,而不審查拜登。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魯茲 Ted Cruz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魯茲 Ted Cruz AFP/File
廣告

克魯茲推薦的特別報告題為:《大科技公司武器化平台竊取2020年大選》(SPECIAL REPORT: Big Tech Stole 2020 Election by Weaponizing Platforms),作者名為科琳‧韋弗(Corinne Weaver),她畢業於美國基督教世界大學(Christendom College),是美國媒體研究中心的助理編輯,其作品曾在福克斯新聞、《衛報》、《生命新聞》和《聯邦主義者》上發表。

韋弗報告指出,“媒體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委託民意調查公司(The Polling Company)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七個主要搖擺州中,有七分之一(14%)的拜登選民表示,他們的信息來源主要依靠如臉書或推特等網站所發布的選舉新聞。該調查涉及了七個搖擺州的1,750名拜登支持者。

韋弗認為,競選的信息只有在被民眾接收到時才有價值。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在大科技公司的審查制度混戰中遭受的損失最大。在推特和臉書上,保守派、特朗普支持者,以及對拜登競選不利的消息經常被壓制,尤其是在2020年大選前的幾個月。選舉前,推特和臉書對他們進行了65次審查,但對前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則是零審查。所有審查案例中有98%是推特的審查。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曾報導拜登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牽扯了烏克蘭的腐敗交易,但該報導立即遭到臉書和推特的審查。之後的一項麥克拉奇(McClatchy)民調顯示,36%的拜登選民因為該(新聞)審查打壓,而從沒聽說過亨特‧拜登的事。其中,13%的人說如果他們知道,就不可能投票給拜登。

《紐約郵報》發表的另一個表明拜登與中共有腐敗交易的故事也有類似的命運。韋弗指出,另一項全國調查顯示,如果拜登的所有選民知道這個故事,那麼他們中有4%的人不會投票給拜登。

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也表示,媒體壓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兒子的醜聞不報,對本次大選造成嚴重干預。

韋弗引用《新聞周刊》(Newsweek)所做的分析認為,以上這種壓制是有效的。《紐約時報》有關稅收方面的反特朗普故事大約有537萬人閱讀,而《紐約郵報》講的拜登腐敗交易故事,其閱讀人數大約只有194萬。

美國多家大媒體拒絕報導事實真相使選民陷入黑暗之中。許多拜登選民並不知道大型科技公司用了廣泛的審查,來禁止保守派和特朗普支持者發聲。民意測驗顯示:34%的拜登選民不知道特朗普曾受到推特和臉書的審查,而拜登則根本沒有受到審查;52%的拜登選民不知道臉書允許使用安提法(Antifa)的頁面,而許多保守派的頁面被刪除;60%的拜登選民不知道臉書和推特阻止用戶諷刺拜登及其競選團隊或張貼他們的諷刺漫畫。

韋弗文章寫道,大科技公司一方面否認自己每次都會審查保守派,同時尋找着新方法來壓制、標記和刪除保守派發布在其平台上的信息。而自由主義媒體則為大科技公司審查保守派進行掩蓋。媒體忽略那些關於大科技公司審查言論的報導,忽略科技公司在眾議院和參議院接受聽證的報導,將對審查的擔心標記為“陰謀論”,從而使審查看起來好像根本不存在。

韋弗寫道,大科技公司在2020年推出的100項新技術政策中,有26項被視為與選舉有關,比如,推特試圖禁用簡單的內容轉推,臉書計畫在大選日後禁止政治廣告等。

韋弗指出,大科技公司對特朗普總統在2016年的獲勝感到不滿,因此他們竭盡所能以阻止他在2020年勝出。因此像臉書、谷歌和推特這樣的公司在2020年大選之前選擇站在拜登一方,並盡其所能來推動其勝利。

根據OpenSecrets.org的數據,推特和臉書員工捐款的90%用於民主黨競選活動;Alphabet、微軟、亞馬遜、臉書和蘋果的成員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為拜登競選活動捐款10,243,589美元,特朗普從上述大型科技公司那裡僅收到427,047美元。

當左派接受郵寄選票時,大科技公司也是如此,這還意味着需要匆忙鎮壓對郵寄投票的任何批評。雖然包括CNN和TechCrunch在內的媒體以前都曾警告過郵寄選票的危險,但當特朗普在2020年5月譴責“郵寄選票”為“實質性欺詐”時,他受到推特的審查。

韋弗分析表示,大型科技公司在告知和影響用戶方面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知道這一點,並濫用了這種權力來幫助竊取總統選舉。他們的目的是要影響選舉,即便在選舉後,他們繼續通過審查制度打擊特朗普。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在推特上被至少審查486次,其中超過400次發生在11月3日之後。

韋弗最後指出,如果大科技公司擁有如此大的權力和影響力來操縱選舉,那麼對於任何選舉來說,將不再有真正的公平。這是美國政黨、國會和聯邦政府都必須在下一次選舉之前解決的問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