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世衛執委會再辯新冠病毒源頭 兩位中國記者秘錄武漢疫情

發表時間:

就在世衛專家到中國調查新冠病毒源頭之時,世衛組織1月18日召開執行委員會議,美國、歐盟及澳洲均強調赴中國病毒溯源的重要性。是否要求中國公開有關病毒的資訊材料?再成為中美間舌戰的議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20年1月28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20年1月28日 Naohiko Hatta/Pool via REUTERS
廣告

世界衛生組織(WHO)第148屆執行委員會(EB)18日至26日以全視訊會議方式舉行,美國衛生部全球事務辦公室主任格瑞斯比 (Garrett Grigsby)首先表示,從世衛成員國在2020年5月一致通過決議案,要求儘快調查疫情源頭,距今已經過去8個月,調查團終於在上周抵達中國,然而,只有在中國當局把手中資訊交出來的前提下,才有辦法查出結果。而這些資訊包括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爆發案例的病毒基因定序、動物實驗結果,可溯及2019年的實驗及血清等研究內容,並讓調查團能夠接觸醫護、病患與實驗人員。

格瑞斯比強調,隨著變種病毒持續出現,全球科學家必須能公開、即時共享病毒基因定序與樣本等訊息,這一點十分重要。

中國代表發言稱讚世衛在疫情應對中做出了不懈努力,工作卓有成效。並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以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即時發布疫情訊息。就病毒溯源問題,中國代表答覆說:科學研究有其規律及科學要求,應由科學家商定具體工作,要相信科學家,停止科學之外的政治施壓。

“半島電視台調查:絆住全世界的3天”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18日播出特別節目:“半島電視台調查:絆住全世界的3天”(Al Jazeera Investigations : 3 Days That Stopped The World)內容是兩名中國記者秘密錄下的影片,揭發擁有1100 萬人口的武漢巿如何一夕劇變,從原本對武漢肺炎無動於衷,在數小時內變得驚慌失措而且醫院爆滿。無法在中國播映的這些畫面拍攝時間為2020年1月19至22日。半島電視台調查部門將影片偷運出中國。為了兩名記者的安全,他們真正的名字不會公開。兩名記者穿梭於日益爆滿的不同醫院之間,並且前往被指為武漢肺炎疫情可能源頭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卻一再遭到公安和保全阻擋。

中國當局最初稱感染人的新冠病毒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並在2020年1月1日關閉了那個市場,後來又說沒有在那裡的野生動物身上採集到病毒,顯示那裡的野生動物不是造成疫情發生的源頭。

國際媒體談病毒來源

在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前往中國調查造成疫情的病毒來源之際,國際媒體注意到,中國當局在病毒來源和疫情起源問題上的國家級捉迷藏行動在繼續。路透社報道說:“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團隊準備訪問中國調查新型冠狀病毒來源之際,北京加強努力預防新的疫情爆發,同時大力打造有關疫情在何時何地開始的敘事。”

“面對來自全世界的批評,中國外長王毅成為質疑有關疫情起源地共識的最高級別的中國官員,他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疫情有多個起源地。中國也是當今世界唯一聲稱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進口的冷凍食品輸入的國家,稱先前北京和大連的新冠疫情是由外國進口的冷凍食品導入的。” 在此之前,中國官員和官方媒體還聲稱疫情最初發源地是意大利,是美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是美國軍人將疫情傳到了武漢。

美聯社的報道則說:“美聯社發現,中國政府提供巨額資金給一些跟中國軍隊有關聯的科學家在華南研究病毒來源。但美聯社得到的中國政府內部文件顯示,中國政府密切監控這些中國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並規定發表任何數據或研究成果都必須得到由中國國務院經管的一個新的特別小組的批准,而那個小組直接聽命於習近平主席。有關的政府內部文件泄漏是罕見的。那些沒有發表的幾十頁文件證實了很多人長久以來的懷疑,這就是說,限制封鎖有關信息流通的指令來自最高層。”

世衛大會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IPPR)報告

2020年5月,世衛大會(WHA)通過決議成立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IPPR),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國際衛生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應對工作啟動公正、獨立和全面評估。

預計將在1月18日至26日舉行的第148屆世衛執行委員會議上提出期中報告的這個獨立小組,已率先公布了一份最新報告,內容直指:世衛在完成預期工作方面力量不足,對世衛在驗證疾病暴發報告、判斷是否具有大流行潛力以及部署支持資源及遏止疫情方面的能力嚴重受限(gravely limited),獨立小組表示震驚。並認為中國去年1月應可實施更好的公衛措施,世衛需加強領導衛生工作及協調組織的作用。

這份報告還指出以下問題:

一,目前不清楚世衛根據「國際衛生條例」成立的突發事件委員會為何直至2020年1月第3週才召開會議,也不清楚為何第一次開會時未能針對宣布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達成一致,而要等到1月30日才宣布構成PHEIC。

二,在2020年2月初至3月初,如果世衛更早使用「大流行」一詞,是否會有助防疫?如果使用「大流行」一詞確實有助人們提高注意力、關注健康事件嚴重性,但世衛直到3月11日才使用這個術語。

三,獨立小組認為,中國地方和國家衛生部門原本可以在去年1月更有力地實施公共衛生措施;

四,去年1月底,證據表明一些國家出現了病例,任何出現可能病例的國家當時都應該立即實施公共衛生控制措施。但現實並非如此。

報告表示,獨立小組工作尚未完成,仍有一些關鍵問題待深入審查。在提出期中報告後,今年5月在世衛大會上,將再提出報告。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2020年7月任命新西蘭前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及利比里亞前總統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擔任獨立小組共同主席,成員共有11人,包括美國、法國、英國、墨西哥、印度、哥倫比亞及中國等專家,中國代表是防疫專家鍾南山。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