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布林肯首場外交政策演說將中國挑戰列入8大優先

發表時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就任滿1個月的3月3日,發表其首場外交政策演說。他說:許多國家對美國構成嚴重挑戰,但僅有中國有撼動現行國際體系的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實力。因此他把應對中國挑戰列入了8大優先工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REUTERS - CARLOS BARRIA
廣告

布林肯說:許多國家都對美國構成嚴重挑戰,包括俄羅斯、伊朗及朝鮮,美國也有很多必須處理的嚴重危機,包含也門與緬甸危機,“但中國帶來的挑戰不同”。因為“中國是唯一具備足夠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實力,能嚴重挑戰現行穩定開放國際體系的國家,挑戰讓世界照我們所希望方式運轉、符合美國人民利益且反映他們價值的所有規則、價值與國際關係。”

一個月前,拜登團隊號稱的首要威脅還是俄羅斯,中國則是最大競爭對手。一個月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羅列的8大優先事項中的最後壓軸事項則是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因為這是“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在8大優先中,中國是唯一被列入的國家。而美國總統拜登2月4日在國務院發表首場外交政策演說時,同時點名中國、俄羅斯為主要威權挑戰,同時誓言對抗中國經濟濫權、侵略脅迫與攻擊人權等行徑。

布林肯列出的前7大優先包括: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強化全球衛生安全;改善經濟危機、建立更穩定且具包容性全球經濟;讓民主重新復甦;建立人道且有效的移民制度;重振與夥伴盟友關係;處理氣候危機、推動綠色能源革命;確保美國在科技領域領導地位。

在解釋如何與中國又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時,布林肯是這樣說的:美中關係會在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必須敵對時敵對。其中共同點是美國都須從強而有力的立場應對中國,而這要靠與夥伴盟友合作,而非貶低批評他們,因為眾人力量會讓北京更難以忽視。布林肯還表示,美國應進行外交工作並參與國際組織,因為美國若退出,缺口就會被中國填補。他強調,當新疆人權被侵犯、香港民主遭踐踏時,美國也應起身捍衛自身價值,“如果我們不這麽做,中國會更加逍遙法外”。

同一天,美國參院財委會通過戴琪出任美國貿易代表任命案,參院預計下周表決。台裔美籍的戴琪曾表示,會確保中國履行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承諾,探索所有可能選項,推動中國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以確保兩大經濟體間的公平競爭。她說:美國總統拜登認為關稅是有價值的政策工具,是美國修補公平貿易政策工具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美國可與其他國家合作,在“灰色地帶”制定新貿易規則,以向中國問責。戴琪也對中國強迫勞動表示關切。

在中國對台灣持續採取施壓行動之際,兩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上周五重新提出一個曾在上一屆國會提出的決議案,呼籲拜登政府拋棄陳舊的“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恢復正式外交關係、支持台灣在國際組織的會員身份,並啟動與台灣的貿易協定談判。兩位共和黨眾議員分別為:威斯康辛州聯邦眾議員湯姆·蒂法尼(Tom Tiffany, R-WI)及賓夕法尼亞州聯邦眾議員斯科特·佩里(Scott Perry, R-PA)

在星期一(3月1日)發布的聲明中蒂法尼說,“40多年來美國兩黨總統都在重複北京假造的謊言說台灣是共產黨中國的一部分,即便客觀現實並不是這樣。”他說,“是時候我們廢棄這個過時的政策了。”

佩里則指出,“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並且在廣泛議題上與台灣協作,美國早就該行使我們的主權權利聲明世界早已知道的真相: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而且70多年來一直是如此。”

在美國軍界,也有高級官員警告說,北京越來越有信心地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展示軍事實力,世界各國再也無法躲避一個日益雄心勃勃和咄咄逼人的中國所帶來的影響。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處長、海軍少將史達曼(Michael Studeman)本周二(3月2日)在一次在線會議上說:“我們嘗到了由中國領導或深受中國影響意味着什麼的滋味。”“你會發現一支非常全球化、遠征性的中國軍隊,他們會在任何他們認為中國利益受到威脅的地方介入,”“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中國都感覺自己的發展利益受到了威脅,你會發現,他們最終會越來越頻繁地派出解放軍。”

史達曼並不是第一個對來自中國的威脅發出警告的美國軍方官員,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多次稱中國是五角大樓的“步調威脅”(pacing threat),意即中國的軍力發展步調影響到美國為保持自己優勢而必須採取的軍力發展步調。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官員同樣警告說,中國正越來越多地試圖在中東施加影響。美國南方司令部也對中國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活動表示擔憂。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