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北約展示團結

發表時間:

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問中國,中俄展現加強合作對抗西方社會之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二訪問了北約組織,雙方均展示團結和強硬立場。

2021年3月21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訪北約
2021年3月21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訪北約 © AFP
廣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歐洲的日程為4天,他首先展開的對北約訪問受到關注,自然也與上周四不同尋常的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有關。布林肯周二首先與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除表達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扭轉前政府時代的美歐疏離外,兩人也多次提及中國及俄羅斯的威脅。

中俄威脅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周二在北約成員國外長會議開始時,提出了當前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中、俄威脅及恐怖主義威脅、網路攻擊和核擴散等。他說,這次外長峰會將會為未來指定一個雄心勃勃的跨大西洋議程,保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這種秩序正在受到“中國和俄羅斯等專制大國的挑戰”。

斯托爾滕貝格去年6月就指出:中國國防支出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擁有2000枚短、中、長程飛彈,其中針對航空母艦的東風-21D中程彈道飛彈威力特彆強大,“中國大量投資核子武器和洲際導彈,射程可及歐洲,北約盟國必須團結面對這個挑戰”。斯托爾滕貝格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曾經指出:“中國的崛起在跨大西洋方面,對我們的安全、繁榮和生活方式帶來潛在後果已是個確定的問題。”

布林肯則在講話中重申了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並希望重振北約,確保其在應對當今威脅時強大而有效。布林肯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俄羅斯企圖破壞北約聯盟的行動,同樣地也必須確保北約關注中國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所構成的挑戰,而這也是北約2030年願景的一部分。

“北約2030倡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提出的“北約2030”願景以應對新科技、恐怖主義和中國在全球崛起的新戰略概念,呼籲擁有30個成員國的北約聯盟國發展新科技的共同原則和標準,以應對有關運用大數據和網路通訊的“顛覆性技術”安全挑戰。該文件認為北約要在軍事上維持作戰實力、在政治上更加強大,並更積極主動應對全球性事務,包括應對中國的國際政策對跨大西洋安全和世界安全形成的挑戰。

在布林肯出發前,國務院主管歐洲和歐亞事物的代理助理國務卿菲利普里克(Philip Reeker)就宣布說,“這是一個國務卿與各位外交部長們討論北約2030倡議的機會。”

阿富汗撤軍問題

阿富汗撤軍問題是布林肯這次北約訪問的另一個焦點,就美國是否將在5月1日前從阿富汗撤軍?布林肯說,美國仍在審查階段,但將會和北約盟國協商,因為“我們是一起進駐(阿富汗)的,我們共同調整,當時機成熟時,我們將一起離開。”

布林肯解釋說:上周,拜登總統指出,要在5月1日的最後期限前全面撤軍是很困難的,但無論美國最終採取什麼行動,都將參考北約盟國的想法,“我將在這次會談和協商之後把這些想法帶回去。”

據報道,布林肯還將在布魯塞爾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利(Josep Borrell),討論的議題包括經濟復蘇的努力以應對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以及應對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全球性挑戰。周一,歐盟宣布對侵犯新疆人權的中共官員和實體的制裁案,北京立即宣布對多名歐洲議員和實體實施報復性制裁。此舉遭到歐盟和歐洲多國的回擊和抗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