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新冠疫情調查:布林肯暗示不對北京進行懲罰?

發表時間:

上周日(3月2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CNN採訪時,一方面批評中國干擾世衛專家對疫情的調查,另一方面似乎暗示:拜登政府不太會就疫情責任懲罰北京。布林肯只是強調,美國最在意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準備,預防今後發生的全球性瘟疫。同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對疫情源頭進行調查和追責的立場是否發生了軟化?引發國際輿論關注和美國政界人物的質疑。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REUTERS - CARLOS BARRIA
廣告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眾議院資深共和黨眾議員吉姆‧班克斯(Jim Banks)本周二晚間致信國務卿布林肯,問布林肯為什麼還沒有“承諾懲罰中國在疫情中的所作所為?”班克斯敦促布林肯向北京尋求損害賠償,並把案件移交給位於海牙的國際法院。立場強硬的班克斯之前就曾經提出:北京的賠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強迫北京免除美國政府對其擁有的部分或全部的美國國債債務、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及要求中國投資撤出美國的國家退休養老基金等。

班克斯在給布林肯的信中寫道:“美國人所受的負擔和成本,中國因其在疫情中的角色,必須賠付這些(損失)。”他解釋說:“預防另一場疫情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目標,但如果中國繼續向世界撒謊並加劇疫情的嚴重性,而我們只對其輕責,那隻能導致更難達到目標(預防下一場疫情)。” 班克斯還向布林肯施壓,要求美國將對中共實施制裁,來懲罰其“擴大疫情範圍”與“散布疫情謠言”。班克斯還指出直:到本周一,中國外交部仍在向美國“甩鍋”,企圖把病毒起源責任扣在美國頭上。中國外交官趙立堅在回答病毒起源問題時反問道:“什麼時候邀請世衛組織專家赴美國開展溯源考察?”

班克斯的信是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調查報告後發出的,該報告暗示病毒是從動物傳播開始的,認為實驗室泄漏的可能性很小。國際社會對這份報告的可信度存疑,包括美國在內的十四個國家發出聲明,共同質疑這份報告。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表示,應該由獨立的國際專家組成的第二階段行動,進行進一步調查。而世衛秘書長譚德賽則在世衛報告正式發表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29日,就已出人意料地公開聲稱:“所有的假設都擺在桌面上⋯⋯值得進一步完整的研究。”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美國至少56萬多人死亡,超過3,100多萬人被感染。前國務卿蓬佩奧周二推文說,世衛公布的這份報告,是中共與世衛虛假信息宣傳活動騙局的延續。“這就是為什麼我主張我們要退出世衛。”蓬佩奧譴責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幫助中國掩蓋疫情說:“譚德塞與習(近平)串通,在關鍵時刻隱瞞人傳人的資訊。武漢病毒研究所(WIV)仍然是最有可能的病毒來源。”

蓬佩奧在卸任國務卿前夕公布了美國對新冠病毒疫情發展的事實核查材料,稱武漢病毒研究所內部的幾名研究人員在2019年秋季,也就是首例病例確認之前,就生病了。這幾名研究人員的癥狀與COVID-19和常見季節性疾病一致。

新冠病毒被懷疑是從武漢病毒實驗室外泄的觀點曾經被人貼上“陰謀論”標籤,誰要在臉書或YouTube發個相關視頻就會被刪除甚至銷號。這可能是與美國主流媒體在總統大選期間集中力量打擊特朗普,把疫情責任完全推給特朗普的策略有關。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後,實驗室外泄輪得到越來越多的佐證,不再屬於陰謀論。病毒從動物傳給人的“定論”也受到了一些病毒學專家的反駁。

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3月26日告訴CNN,他相信,病毒是從武漢實驗室泄漏出來的,但泄漏並不一定是故意的。作為病毒學專家,雷德菲爾德質疑病毒是從動物傳給人的說法,他說,病毒從動物傳給人且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得如此之好,這在生物學上說不通。“我的看法是,我還是認為武漢的這種疾病最可能的病因是(病毒)從實驗室逃逸。”雷德菲爾德進一步闡述,“別人不相信。那可以。科學將最終弄清這一問題。”“這是我的看法,但我是一個病毒學專家,我的一生都在和病毒學打交道。”

除了CNN以外,美國《新聞周刊》(NEWS WEEK)也發表長文,痛批參與世衛調查的專家達薩克等人說:他們不停散布:是各種動物販賣或冷凍食品傳播的理論,但卻對最大的病毒攜帶者——武毒所的研究人員視而不見。

最新報道顯示:歐洲聯盟也同樣對世衛專家報告表示關切,指出報告雖是有用的第一步,但遺憾研究起步晚,早期樣本和數據受限,要求世衛繼續進行研究。而譚德塞立場突變,也同意和呼應西方國家的意見,表示專家組進行評估不夠廣泛,仍然需要通過更多的數據和研究,來達成更加強有力的結論。譚德塞說,儘管專家組認定,實驗室外洩病毒是最不可能成立的假設,但針對這一點仍然需要開展更多的調查,願意再派遣額外的工作組及專家前往,世衛將及時公布下一階段調查工作的進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是不是暗示不對北京進行懲罰?還是勸告北京開放專家進行調查的說辭?在這個敏感問題上,拜登政府態度一直模稜兩可。實際上,追責和懲罰間既有聯繫,又有不盡相同的含義。但願輿論的猜測懷疑,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