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前美國國務卿賴斯:“美國應該再給阿富汗一些時間”

發表時間:

阿富汗“變天”後,中國官媒趁機叫囂美國不可靠論。這逼迫美國總統拜登通過媒體專訪強調阿富汗情況不同,美國一向信守承諾,如果任何人入侵北約,美國會做出回應,對台灣日本韓國做法也一樣。這被認為是從拜登1月底上任以來,對防衛台灣作出最清晰的表態。美國總統拜登試圖平息批評之聲,但有關各方對阿富汗“變天”的討論還在進一步深入。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在香港中文大學發表演說:“未來的亞洲”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在香港中文大學發表演說:“未來的亞洲” 路透社
廣告

路透社專欄作家艾普斯(Peter Apps)評論說:拜登政府和許多盟友都希望拜登能在執政第一年,扭轉特朗普時代的孤立主義,展現“美國回來了”。然而。過去一周發生的事件,可能已重創美國的海外形象,完全不亞於特朗普的任何一項作為。甚至連美國最信賴的盟友如英國,都不尋常地在公、私場合批評拜登政府,除了決策失當,也沒有和盟友諮商。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說:“一旦台海爆發全面戰爭,台灣的抵抗將按照以小時計的速度土崩瓦解,美軍的馳援不會到來”,台灣當局會投降,“個別高官可能乘飛機逃跑”。就北京方面以上的聳動宣傳,艾普斯指出:“北京在過去一年對台灣的言語威嚇顯著增加。美國一直都對如何回應中國武力犯台刻意含糊其辭。”阿富汗“變天”後,“雖然美國官員很快重申對台灣的承諾,但阿富汗的情勢,無可避免地強化了俄羅斯、中國及其他國家稱美國不可靠的說法,以及美國選擇海外盟友只單純看自身利益。” “美國的仇敵很可能會竭盡所能,把美國的撤軍擴大解讀為失敗。”艾普斯批評說:“拜登16日發表的演說既無情又明白,顯然是只針對美國國內觀眾,他重申美國的優先事項是保衛國土不受好戰分子攻擊。從某些層面來看,這大概是近期以來,美國總統發表過的最孤立主義式演說。”

與拜登等美國政界人士觀點不同,前美國國務卿賴斯認為:美國應該給阿富汗更多的時間。

當地時間18日,曾在發動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的喬治·W·布什政府擔任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的康多莉紮·賴斯譴責稱,美國政府過早地從阿富汗撤軍。她主張稱:“美國應該再給阿富汗一些時間。”賴斯向《華盛頓郵報》投稿,題為《阿富汗國民並沒有選擇塔利班,他們與我們一起奮戰而亡》,文章稱:“隨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淪陷,出現了非常不公平的言論。他們將事情發展成這樣的結果歸咎於阿富汗人民”,“(喬·拜登政府)宣稱阿富汗軍隊、政府和國民失敗了。”文中還寫道:“拜登總統最近在演講中稱,‘我們給予了他們決定未來的一切機會’,言下之意是阿富汗國民選擇了塔利班”,“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同我們一起為擊退基地組織奮戰而亡。”

賴斯還以韓國為例稱:“嚴格來講,美國戰鬥最久的地方不是阿富汗,而是韓國”,“韓國戰爭並未取得勝利,而是以休戰這樣膠着的狀態告終。”“雖然已經過去70多年,就連高度發達的韓國軍仍無法獨立遏制朝鮮,有2.8萬餘名美軍駐紮(在韓國)”,“(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獲得了朝鮮半島的穩定平衡,韓國這一寶貴的同盟,以及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強烈存在感。”她還表示:“阿富汗不是韓國”,“原本美國可以在阿富汗以(比韓國)更少的貢獻取得合理的結果。”

賴斯表示,若想結束塔利班延續了7個世紀的統治和長達30年的內戰,在阿富汗建立穩定的政府,20年的時間是不夠的。若想鞏固反恐成果,確保美國的安全,20年也是不夠的,阿富汗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賴斯稱:“我們自己也不希望給阿富汗人更多的時間,這可以理解”,“但在發生戰鬥的時刻匆忙撤離也是不爭的事實。”

賴斯還表示:“如果西貢(現越南胡志明市)淪陷的劇情重現,唯一有重複價值的場景是我們救下了數千名因為幫助美國而身陷險境的越南人”,“我們必須為相信美國的阿富汗人緊急提供避難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