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拜登直指普京是戰犯 馬克龍普京通話受質疑

發表時間:

烏克蘭基輔郊區布查大屠殺一幕讓世界震驚,美國總統拜登直指俄羅斯總統普京是“戰犯”,要送上國際法庭審判,而波蘭總理更直指法國總統馬克龍怎麼還在與普京通話。他說:“怎麼可能與希特勒談判!”

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敦促停戰。
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敦促停戰。 © Reuters/Michel Euler
廣告

普京的俄羅斯軍隊撤退時濫殺平民,跟隨烏克蘭軍隊的國際媒體進入布查時,發現沿街二十幾具屍體,有的手反綁着,有的在小車裡被坦克壓碾得慘不忍睹,還有騎着自行車出去被俄軍擊斃倒地的,鎮旁有一座窖里,五個男人被綁在一起殺死的屍體,還有對着脖頸開槍殺害的屍體。還有一座亂墳,裡面掩埋着410具被殺害的遺體,不遠處,人們發現一個下水管道里丟棄着一具屍體。

在另外一座基輔郊區小城伊爾平,人們也發現了同樣的大量平民被殺害的情景。許多觀察家擔心,這僅僅是俄軍匆匆撤退後暴露的一角,還有許多掩蓋的殘殺平民的罪行遠遠沒有發現。法國軍史專家、曾擔任法軍上校,並與俄軍有過合作的米歇爾.戈雅對法國BFM電視台表示,在被俄軍包圍數周的馬里烏波爾,俄軍犯下的罪惡可能更加不堪入目。他說,俄羅斯軍隊是一個非常粗暴的軍隊,殘忍、野蠻,草菅人命,老兵殘忍地對待新兵,已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軍隊文化,加之軍內腐敗,倒賣武器成風,俄羅斯軍隊幾乎就是一個“流氓軍隊”。

這支“流氓軍隊”的總司令就是前克格勃成員、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的軍隊濫殺平民的暴行暴露後,全世界驚愕、憤怒,如果說,西方國家普遍指認俄羅斯軍隊涉嫌犯下“戰爭罪”,應展開調查,為戰後送往國際法庭審判準備材料,美國總統拜登則清晰地指認普京本人就是“戰犯”。3月中旬,拜登已經明白無誤地直指普京是“戰犯”,這次等於是重申。

其實拜登對媒體表達得很平靜,但是點出核心所在:“你們看到了布查所發生的,普京是責任人,他是戰犯”,基輔郊區布查大街慘不忍睹的陳屍,有些死者雙手還反綁着,在烏克蘭軍隊收復後全部展現在世人面前,在美國,在歐洲激起無比的憤怒。

拜登說,我們必須收集證據,我們必須繼續向烏克蘭提供他們繼續戰鬥所需的武器,我們必須獲得所有細節,使得最終有一個真正的國際審判。拜登說,普京“很粗暴,發生在布查的罪惡,世人都看見了!”

拜登在普京下令發動侵烏戰爭起,就對普京本人有清醒的認識,當俄羅斯軍隊開始無區別轟炸基輔、馬里烏波爾以及眾多烏克蘭城鎮時,拜登直指普京是“戰犯”,俄羅斯軍隊涉嫌犯下“戰爭罪”。3月26日,拜登親往緊鄰烏克蘭的波蘭邊境訪問,他在那裡更嚴厲地直指普京是“屠夫”。拜登電視直播中說,鑒於普京讓平民遭受的苦難,我認為他是一個屠夫。拜登在當晚波蘭皇家城堡演說中,表示普京是一個“純粹的流氓”,一個“殺人的獨裁者”,“不應繼續掌權”。

但是這句話讓法國總統馬克龍很不安。3月27日,他對媒體表示,將繼續與普京總統“討論停戰”,作為法國總統,保衛法國人是他的責任,所做所說都要避免升級,“用詞和行動都不要引發升級”。法國目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馬克龍進一步強調,“我們歐洲人,不應該向升級讓步。我們歐洲人,不要忘記了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我們的歷史,我們並未與俄羅斯人民開戰”。

拜登認為作為殺人犯的普京“不應繼續掌權”這句發言時臨時添加的話在法德激起不滿的漣漪,美國國務院當時澄清拜登此話並非涉及“更迭政權”。但是,拜登在隨後再次表示,他對他當時的發言,一點也不後悔,一句也不收回。他再次表示他對普京的憤怒。

法國與普京繼續對話引發波蘭不滿。4月4日,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譴責法國總統馬克龍繼續視普京為“對話者”的態度。他表示,沒有人需要與希特勒談判。波蘭數次要求對俄羅斯強化制裁,並呼籲締造一個專門調查烏克蘭平民遭屠殺的國際法庭。

莫拉維茨基在新聞會上反問:“馬克龍總統先生,您與普京談判了多少次?您得到了什麼結果?”這位總理繼續質疑馬克龍:“您制止了什麼嗎?”“"沒有人應該與罪犯談判,應該與他們戰鬥,沒有人應與希特勒進行談判。”“你們會與希特勒、斯大林、波爾布特談判嗎?”

愛麗舍隨後回答說,通話的目的是要讓普京明白西方的苛求,以及不理睬這一苛求所付出的代價。愛麗舍宮稱,總統儘力採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促使普京停戰:大規模製裁,支持烏克蘭,通話時向普京直接表述歐盟的苛求。愛麗舍宮表示,法國制裁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總統譴責發生在布查的罪行,要求徹查,並使得俄羅斯最終對罪行作出回答。

現在看來,事情正在朝着拜登所表述的方向發展,普京已淪為“屠夫”,一個沒有人性的濫殺平民的“戰犯”。可以設想,俄羅斯如果沒有普京這樣的人統治,或許不會在21世紀的歐洲爆發這樣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再次把人類拉回“史前時代”,政治解決不了的用戰爭解決,伴隨的就是成千上萬無數無辜者的犧牲。

馬克龍作為歐洲的領袖,所言固然在理,但是,對於一個一口要把比法國還要大的烏克蘭吞掉的普京來說,地理位置在他眼中是一錢不值的一紙空文,世界如果不能幫助烏克蘭制止這場血腥的戰爭,歐洲的地理,甚至世界的地理都會改變。自從2008年以來,歐盟拒絕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後,普京開始蠶食格魯吉亞、並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在烏東扶植所謂俄裔政權,在摩爾多瓦製造內裂,這就是普京的地理。歐洲的領導人需要的是正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