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馬克龍在尋找多數 反對派在尋找 "第三輪"

發表時間:

馬克龍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多數?剛剛連任的總統無論是在內部還是面對欲復仇的對手,都需逆風而戰。6月12日舉行的立法大選的勝敗,攸關馬克龍未來五年執政,勝則大大增加順利推行其變革承諾的機會,敗則被迫與勝選的反對黨共治。

以58.55%的選票再次當選共和國總統的馬克龍自周日晚間以來一直在凡爾賽宮的總統官邸--Lanterne為下一步計畫做準備。
以58.55%的選票再次當選共和國總統的馬克龍自周日晚間以來一直在凡爾賽宮的總統官邸--Lanterne為下一步計畫做準備。 REUTERS - BENOIT TESSIER
廣告

第五共和國的歷史顯示,法國選民總會給予剛剛勝選的總統在立法選舉中以多數席位,但是,根據周日選舉結果出台後兩家民意機構OpnionWay和 Ipsos Sopra-Steria公布的民調,多數被調查者並不希望給予馬克龍政府執政所需的多數,民調並不能預示結果,至少發出了某種警告,新任總統想在議會獲得多數,必須得全力說服選民。

周日晚間的選舉結果顯示,馬克龍獲得了大勝,而且是第五共和國,共治時期除外,第一位獲得連選連任的總統。但是,競選結果顯示的政治風景不容過於樂觀,其一,極右翼候選人瑪琳娜.勒龐與上次總統大選相比,取得了很大進展。勒龐獲得了1330萬張選票,比上屆多出270萬,這是法國極右翼歷屆大選取得的最好成績;其二,棄權與投票人數高達1670萬,是1969年總統大選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三,勝選的馬克龍本人,與上屆相比,丟失了差不多200萬張選票。投票結果顯示,法國從未像今天這樣分裂。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教授佩里諾(Pascal Perrineau)分析,“馬克龍58%的得票率令人印象深刻。但要注意的是,棄權率很高,空白和無效率很高,還有一個幾乎佔到42%選票的瑪琳娜.勒龐。這表明,馬克龍是一個泥足巨人。我們在第一輪中看到,各種抗議活動幾乎獲得了60%的選票。他將不得不處理這個問題,未來五年將不會是一條鋪滿玫瑰的道路。"

還有一個不可掉以輕心的因素是,極左翼法國不屈服領袖梅郎雄在第一輪總統選舉時獲得22%的選票,總統大選結果一出,梅郎雄號召左翼選民團結,在他所謂的“第三輪選舉”---立法選舉中向“人民聯盟”投票,梅郎雄毫不掩飾一統左派的雄心,星期三,他將與第一輪慘敗的社會黨候選人、巴黎女市長伊達戈爾談判結盟。

距離第一輪立法大選還有五十天,極右翼領袖勒龐和激進左翼領袖梅郎雄已經發起了衝鋒,他們試圖把立法選舉轉化成“第三輪選舉”,甚或迫使馬克龍與反對派共治。在傳統左右翼邊緣化,兩大極端力量包圍中間黨的背景下,馬克龍一方的目標是組成一個新的執政多數,並保證這一新多數具有堅實的基礎,從而保證最容易激爆社會的退休改革等計畫能夠進行。

對於長期在第五共和國輪流執政的社會黨和共和黨,他們的目標是設法倖存下去,既要抵禦馬克龍一派的強大吞吸力,又要避免消解在極右翼號召的“新右翼聯盟”中,甚或成為梅郎雄激進左翼所謂的“人民聯盟”的附屬部分。

2017年,在棄權率高達57.36%和所謂“老政客們走路”的背景下,馬克龍的前進黨立法選舉獲得絕對多數,2022會重複2017嗎?一名投奔馬克龍陣營的前右翼大佬認為,今年形勢複雜,而且失去上次那樣的“新鮮效應”;但一位任期屆滿的部長則稱:“我們將會有一個很舒適的多數。”

前進黨的困擾似乎更多來自內部,馬克龍在第一輪選舉時宣布將開創一個“團結行動的大黨”,在黨內引發波瀾。什麼時候開創?“一黨”還是“多黨聯盟”?既涉及政治戰略又涉及財源,首先觸及的是貝魯領導的Modem及前總理菲利普的“地平線”。

在另一方,因其第二輪獲得的歷史性高分,極右翼國民聯盟也不會放棄在立法大選中爭奪更多席位的希望。但多數制選舉須有盟友加盟,國民聯盟的問題在於沒有盟友,五年前的立法選舉,僅僅獲得8個席位。這裡面除了傳統上其選民尤其其年輕的選民在總統大選後紛紛缺席,國民聯盟還面臨著澤穆爾領導的另外一個極右翼黨派的競爭。澤穆爾呼籲與勒龐在立法大選中組成“新右翼聯盟”,但後者目前的反應相當冷淡。

在左翼一方,“新人民聯盟”已搶先動作,他們的目標是強加馬克龍一個共治,讓梅郎雄擔任總理。以第一輪選舉時22%驕人的成績,法國不屈服領袖希望與綠黨,與共產黨,以及其他左翼小黨派聯合,據稱他們在周末前可能推出一個“共同綱領”。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