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國疫情爆炸性增長為什麼讓世界害怕

發表時間: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三年之後,新冠病毒再次在它初次爆發的國家產生了“大海嘯”。為什麼這一情形讓外界感到害怕?法新社報道說,在許多國家看來,主要擔心疫情數據不可靠,零散的評估以及擔心出現新變種。

上海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爆炸,醫院人滿為患,圖為2023年1月3日,在上海中山醫院急診科的病人躺在關閉的櫃檯旁邊的床上。
上海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爆炸,醫院人滿為患,圖為2023年1月3日,在上海中山醫院急診科的病人躺在關閉的櫃檯旁邊的床上。 REUTERS - STAFF
廣告

疫情數據不可靠

這一點北京當局也承認,自從12月7日放棄清零政策,不再進行大規模核酸篩查之後,統計實際染疫人數已變得“不可能”。

中國衛建委12月25日宣布停止公布每日染疫人數和死亡人數,而由中疾控公布疫情數據,而中疾控的染疫和死亡數據離現實非常遙遠,比如死亡數據,12月至今,只有十幾人死於新冠病毒,但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是另外一種景象:名人死亡訃告激增,社交網絡每日都有熟人、親友死於新冠疫情的消息以及火葬場外長長的載屍車隊。

而中疾控從上周開始,不再每日公布疫情數據,而是每月公布一次。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當局日前改變了新冠病死亡標準,只有病毒導致的肺炎及呼吸衰竭才被歸類為死於新冠,而因其他基礎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這一做法與西方國家的做法大相徑庭,如此,從12月7日至今,一個擁有14億人口、每日感染人數千萬計的國家只有15人死於新冠。

如此脫離現實的官方數據引發國內外嚴重懷疑,因為這與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殯儀館人滿為患,屍體遲遲無法火化的現實嚴重脫節。

如此情形,使得眾多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歐盟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以中國疫情數據不透明為由對來自中國的遊客實施強制性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也一再要求中國提供疫情詳情,12月30日,世衛要求中方定期分享新冠疫情流行的即時數據,以及疫苗交付和接種狀況的資料,尤其是易感人口與60歲以上人口的情況。世衛組織1月3日再次邀請中國方面介紹有關病毒測序的詳細數據,要求中國提供有關住院死亡和疫苗接種的數據,但是路透社報道說,中國政府還在淡化疫情嚴重性。中國衛建委發言人米建峰1月3日辯稱,中方自鬆綁以來,兩度與世衛組織交流,分享了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數據。

零散的評估

在中國政府沒有提供整體疫情感染數據背景下,中國一些地方開始公布自己的數據。

中疾控12月25日通報全國僅有2983例確診,而浙江省當局25日宣布,該省目前日增陽性100萬例,且根據近期病例監測和社區抽樣調查預測,元旦前後達致疫情高峰後,日增陽性最高200萬例。

青島24日宣布,全市目前每天新增染疫人數49萬至53萬人,25、26日後這一數字將以10%遞增。廣東東莞市也幾乎同時宣布,當地感染人數每天以25萬至30萬人的規模增長。海南省上周五評估,該省已有超過50%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而衢州市和舟山市分別宣布兩市至少30%以上人口已染疫。

中國流行病學專家,前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12月29-30日的鳳凰財經會上表示,他估計北京的感染率可能已超80%,甚至更高。根據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估計,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上海市染疫人口可能已達70%,比2022年春季上海疫情最嚴重時染疫人口高出二三十倍。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12月29日在"科學防疫 健康為民"視訊會上表示,中國這一波疫情的感染率已經非常高,許多大城市已超過50%,農曆春節將達到80%。

但目前仍然無法通過這些局部的數據得出全中國染疫人口的整體數據,12月底,中國衛建委一次內部會議上披露的12月份20天之內的染疫人口 為兩億五千萬,但一些非官方的預測認為中國已經有超過六億人口染疫。

法新社報道說,一些獨立機構的預測相當悲觀,香港大學的專家預測,這個冬天可能有一百萬中國人會死於新冠病毒。

而英國英國健康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12月30日表示,估計中國目前每天染疫死亡病例已達11000人,每天180萬人染疫,到今年四月底,中國全境染疫死亡病例將高達170萬人。

新變種

許多國家擔心中國疫情爆炸性增長可能導致病毒變異,因此決定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檢疫措施。

截至目前,尚未發現2019新冠病毒的新菌株。但許多國家對可能的新變種感到擔憂,並要求對來自中國的旅行者進行檢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員徐文波說,目前正在準備建立一個基於醫院樣本採集的新的國家數據庫。針對對更危險的德爾塔變體仍在中國流通的擔憂,他表示,奧米克戎BA.5.2和BF.7亞系在北京仍然佔主導地位。 在許多西方國家,佔據主導地位的是傳播性更強的XBB和BQ亞型,這些亞型在中國尚不佔多數。

根據其網站,上個月,中國向全球Gisaid數據庫提交了384份Omicron樣品。但是自疫情開始以來,來自北京的樣本總數(1308個)仍然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如美國、英國、柬埔寨和塞內加爾的樣本。Gisaid數據庫表示,最近從北京帶來的樣本 "都與7月至12月期間在全球流行的變種非常相似"。

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金冬雁在最近的一個播客中說,在中國出現更致命的變種的可能性仍然 “非常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