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經濟形勢嚴峻 習近平無計可施?

發表時間: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接見比爾蓋茨,北京盛大歡迎馬斯克,日前又出台31條給民企打氣,然後,7月24日政治局開會分析“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感覺要拿出一套挽救經濟的大計,結果似乎無計可施。倒是剝去官式說辭,顯出當局可以說難得的或者無奈的坦承:“中國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法新社分析,會議語調反映出最高層的某種“憂慮”,應是問題十分的嚴重了。

2023 年 7 月 12 日,中國北京,雨中的中央商務區。
2023 年 7 月 12 日,中國北京,雨中的中央商務區。 REUTERS - THOMAS PETER
廣告

 

以官媒形式報道的會議公報以熟悉的方式開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但如果把所謂“持續恢復”與剛剛公布的二季度經濟增長系列數據掛鉤,可以視為是一種“大病初癒”之後的疲弱無力,何時能真正恢復元氣?看不到地平線?“總體回升向好”,更多的是“鼓舞士氣”的安慰。

細究起來,其實很無奈,承認形勢嚴峻,“面臨新的困難挑戰”,“國內需求不足,一些經濟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這是坦承,也是在推諉責任。中國經濟在取消清零後出現的短暫復蘇在二季度迅速消退,經濟增長遠低於分析人士普遍的評估。消費不振,房產危機加重,出口逆轉,通膨幽靈顯現,主要的原因與中國持續三年的嚴酷的防疫政策,即習近平的“堅決清零不動搖”有重大關係,三年清零,破壞了經濟活力,嚴重打擊了民間企業發展,嚇走了國際企業和外國投資,更重要的是,信心嚴重受挫。

自從去年12月7日北京拋棄堅決清零不動搖之後,習近平從此不再提起“清零”,但當局還在以轉彎抹角的方式予以粉飾。中共政治局會議在強調風險、隱患、外部形勢嚴峻之後,強調“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終結清零政策後,清零後果才逐漸顯現出來,所謂“平穩轉段”只是自我粉飾,“曲折式前進”,是一種無奈的承認現狀,但沒有承認根源,根源在於三年清零政策對經濟基礎造成的慘重破壞。

究竟如何具體地恢復和發展經濟呢?給人的感覺是無計可施。“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普里查德對法新社表示:中共政治局會議“沒有宣布任何重大消息”,但語調反映了政府的“擔憂”,政府在四月份還在為“好於預期”的經濟復蘇而沾沾自喜。但是,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從5月份的20.8%增至21.3%。就業問題很嚴重,政治局會議提了一句:“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

除了泛泛強調下半年要“着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唯一具體的似乎是增加國際航班以及有關房地產的表述,關於後者,2019年每次政治局會議必提的“房住不炒”不提了,被認為是政策風向轉變的信號,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被視為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業泡沫已瀕臨爆破,引發經濟震蕩,政治局的幾句帶有“認錯”性質的表述有多大刺激效力,值得懷疑。

為了刺激經濟,北京當局近來推出多項政策並明確表示支持中國經濟活力的主要來源---私有企業。中國政府上周三公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要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鼓勵民間發展。紐約時報分析,中國政府在打壓民企、壓制創新、推崇國企三年後公布這份文件差不多相當於一種妥協,即承認之前的做法已慘敗告終。

總算認錯了,好事吧,有人稱讚,更多的民營企業家私下不買賬,他們對紐時表示:這都是“說給傻瓜聽的”。政府如真想挽回局面,至少要為自己的錯誤道歉,至少應釋放任志強和孫大午,退還民企的罰款。

有分析說,通觀31條,最關鍵的是第29條,“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老大哥盯着私企不放,別天真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