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日美韓峰會18日登場 中朝俄加緊抱團

發表時間:

日美韓峰會將在美國時間8月18日在美國總統度假勝地馬里蘭州戴維營(Camp David)召開,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7日分別啟程前往。這是這3位領袖首度非出席國際會議,以獨立型態參與的3國峰會,這也是拜登2021年就任總統後,首度在戴維營招待外國領袖,希望藉機對外展現美、日、韓3國擁有很強的信賴關係。但此舉也將引發朝鮮和中國的負面回應。

USA/Japon/Corée du Sud
USA/Japon/Corée du Sud © 網絡
廣告

分別和韓國與日本結盟的美國一直向兩國施壓,要求雙方改善關係,以確保日韓可在北韓和中國相關議題上展開合作。據華盛頓高官透露,屆時將發表一系列科技、教育和國防相關聯合倡議。

韓國總統尹錫悅的父親於15日辭世,享耆壽92歲。他在父親為期數日的喪禮結束後數小時啟程前往美國。韓日美3國對中國和朝鮮共同疑慮日益升高之際,正設法擴大合作。尹錫悅曾經在15日表示,這場峰會將奠定三方合作的“全新里程碑”。南韓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泰孝(Kim Tae-hyo)17日指出,這場峰會至少將發表2份聯合聲明。

日本首相岸田17日傍晚在啟程前對媒體表示,環繞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趨於嚴峻,日美韓3國領袖齊聚一堂,意義非常深遠。目前正值基於法治、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動搖之際,日本與美、韓的關係空前鞏固,以此為基礎,這將是日美韓3國強化戰略合作的歷史機會。

中央社引用NHK報導說,在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之際,預料在峰會上,3國領袖將再度確認不容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及重視法治等的立場。有關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合作,3位領袖也將進行意見交換。鑒於朝鮮、中國的動向,日美韓3國領袖將同意3國的部隊將實施聯合訓練(軍演)。也將確認加強安全保障合作,其中包括將即時共享有關朝鮮發射飛彈的情報。3國領袖也將同意在半導體等供應鏈強韌化的經濟安全保障領域,以及人工智慧(AI)、網路等的尖端領域上加強合作。此外,在峰會上,3國領袖也可能同意今後3國定期召開外交國防的部長級會談。

日美韓3國領袖峰會引發朝鮮的激烈反應和中國的威脅:

朝鮮準備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等多種類型的挑釁

17日,韓國國家情報院向該國國會彙報稱:“針對韓美日首腦會談或韓美聯合軍事演習,朝鮮正在準備發射ICBM(洲際彈道導彈)等多種類型的挑釁。”國情院表示:“在平壤等地捕捉到支援ICBM發射的車輛移動十分活躍”,“頻繁從液體燃料工廠運出推進體等,持續識別到準備ICBM發射的徵兆。”

韓國國情院警告:“朝鮮固體導彈生產設施的車輛移動也異常活躍”,“預計將舉行包括髮射可搭載戰術核的導彈在內的聯合演習。”韓國國情院還解釋:“作為下半年最優先的課題,金正恩要求完成軍事偵察衛星的技術準備工作”,“如果軍事偵察衛星組裝進展順利,為了給9月9日朝鮮政權建立75周年營造氣氛,朝鮮有可能在8月底或9月初進行發射。”

此外國情院表示,7月25日至27日訪朝的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似乎與朝鮮國防委員長金正恩就“大框架的軍事合作方案”達成了協議。據分析,俄羅斯提議出售炮彈導彈和舉行聯合軍演,朝鮮則提出包括租賃西方製造的武器和維修老舊裝備的技術援助要求”,“考慮到俄羅斯可能向朝鮮轉移核導彈核心技術,正在進行密切跟蹤。”

中國表示強烈反對並威脅要加強與朝鮮俄羅斯的合作

韓美日首腦會議召開前,中國表示強烈反對並威脅要加強與朝鮮俄羅斯的合作。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反對有關國家拼湊各種“小圈子”,反對加劇對立、損害他國戰略安全的做法。”中國官媒《環球時報》15日主張:“這是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行為,試圖在亞洲地區建立“小北約”。”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說:“美國及其亞洲盟友正在構建類似北約的共同防禦體系,以加強在軍事指揮、預警、導彈技術等方面的力量。這些行動表面上是針對朝鮮的,但實際目標是中國。”

針對韓美日合作,中國提出了與俄羅斯加強合作的可能性,還向聯合國安理會表示反對召開朝鮮人權會議,認為 “安理會關於朝鮮人權的會議超出了權限,是將人權問題政治化。” 中國還密切關注台灣是否會在韓美日首腦會議上成為主要議題。

對此,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曾表示,這場三邊峰會不應被視為對中國具“挑釁意味”,或被視為煽動緊張情勢的任何舉措或努力。這場峰會是關於深化我們在一些領域的夥伴關係與合作,我們認為這些領域符合我們3國的共同利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