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奧斯汀突訪基輔高調展示美國堅定支持艱困中的烏克蘭

發表時間: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未經預告在周一(11月20日)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高姿態展示美國對烏克蘭 “堅定不移”的支持。眾所周知,隨着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軍事行動,轉移了國際間對俄烏戰爭的關注,出現有關對西方援助烏克蘭可持續性的懷疑和爭論,奧斯汀正是在西方對支持烏克蘭出現不確定風險之時突訪基輔的。

美國防長奧斯汀2023年11月20日到訪基輔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美國防長奧斯汀2023年11月20日到訪基輔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via REUTERS - UKRAIN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
廣告

奧斯汀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我今天在這裡,要傳遞一個重要信息——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美國將繼續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為自由而戰,反對俄羅斯的侵略。”美國駐基輔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Bridget Brink)表示,這次訪問表明華盛頓“堅定支持烏克蘭爭取自由的鬥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見對美國防長時說:“您的到訪對烏克蘭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我們非常感謝美國人民。他們多年來在艱難的歲月里一直與我們站在一起。”

美國防長對澤連斯基說:“烏克蘭這裡發生的事情不僅對烏克蘭重要,對全世界都很重要。”奧斯汀讚揚了烏克蘭人民的“堅毅、智慧和勇氣”,並承諾美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他說:“總統先生,我今天帶給您的信息是美國與你們同在。我們將長期與你們站在一起。”

俄羅斯於2022年2月發動入侵後,控制了烏克蘭近五分之一的領土。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全面入侵的鬥爭已持續接近兩年。烏克蘭今年也發起反攻,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烏克蘭高度依賴西方的軍事裝備,目前面臨徵兵等困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月16日表示,自從上個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之間爆發戰爭後,運送到烏克蘭的重要砲彈就減少了。

奧斯汀此次出訪,正值美國國會對烏克蘭援助的分歧日益加劇之際,而明年11月美國將迎來總統大選。儘管美國國會中確實有一種越來越不情願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援的情緒,不過美國之音報道: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在與有憂慮的烏克蘭官員談話時,仍然強調在向烏克蘭提供安全援助問題上仍有“明確的跨黨派支持”。五角大樓正像中東衝突爆發前一樣積極處理對烏克蘭的援助,因為“烏克蘭重要”。

對於烏克蘭的戰場局勢,美國國防官員並不悲觀。據報道:這些官員指出:烏克蘭部隊上星期將俄軍趕出第聶伯河東岸的陣地,並且建立了幾個橋頭堡。攜帶重裝備和其他物資渡河有可能讓烏克蘭部隊開闢一條直通克里米亞的陸上新戰線。他們甚至不願意稱烏克蘭戰場稱為“僵局”,而是一場“動態性的戰鬥”。一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表示:“烏克蘭持續向前推進,而且在戰場上打擊俄軍很成功。你看到他們持續在俄羅斯敵後縱深地帶出擊…他們在破壞俄軍行動和癱瘓俄軍能力方面正在取得進展。”“我們繼續提供符合正常戰鬥節奏的安全援助,而且我們計畫在整個冬季都能這麼做。”

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表示,奧斯汀訪問基輔是要討論即將到來的冬季戰事並為未來的安全協助做規畫。因為隨着冬季的臨近,烏克蘭和西方官員都認定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會像去年一樣攻擊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在一年最寒冷的天氣里切斷許多烏克蘭人的供電。

美國高級國防官員還向奧斯汀隨行記者表示:烏克蘭“這個冬季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將是防空。”而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將近40架伊朗制無人機從俄羅斯領土發射後猛烈攻擊烏克蘭的防空系統。烏克蘭表示,其武裝部隊摧毀了38架無人機中的29架,但是那些突破烏克蘭防空系統的無人機擊中了多個烏克蘭基礎設施,並在全國400多個村鎮造成停電。這一波俄羅斯無人機襲擊既以烏克蘭南方的敖德薩和紮波羅熱州為目標,又以接近白俄羅斯邊界的烏克蘭北方切爾尼戈夫州為目標。他們還對基輔實施了本月的第二次空襲,但是烏克蘭官員說,所有襲擊基輔的無人機都被擊落。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突訪基輔後,本周還將在五角大樓主持新一輪烏克蘭防務國際聯絡小組視頻會議。50多個國家將參加會談,以便協助烏克蘭的夥伴國家協調向基輔提供軍事援助。此外,烏克蘭與美國華盛頓的聯合軍事工業會議將於12月6日至7日舉行,目的是提高烏克蘭國內的武器生產。據報道:五角大樓將繼續從自己目前的庫存中提撥武器和彈藥支持烏克蘭。在未來幾個月中,美國還將向烏克蘭提供去年通過合約而採購的武器裝備。官員表示,隨着西方產能的提升,彈藥供應已經增加。其他國家也表示要加速提供軍援。德國本月稍早宣布將在今年年底之前提交更為關鍵的防空系統。除了防空系統,美國和烏克蘭官員們希望今年冬天能阻止俄軍加固他們的陣地。去年冬天,俄軍利用戰事的間隙,在他們控制的領土上挖工事,從而導致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戰鬥陷入“僵局”。

法國世界報16日專欄指出,歐盟和成員國的影響力逐漸式微,面對國際紛爭力不從心。如今面臨兩頭戰線,歐盟內部意見分歧,甚至出現:放棄以巴以突,好聚焦俄烏戰爭的聲音。專欄記者李卡爾(Philippe Ricard)分析,面對被視為生存威脅的俄烏戰爭,歐盟展現出近乎完美的團結,然而對中東的外交策略彼此爭論。“分歧眾多且深層,不僅在成員國之間,也在歐盟機構間”。俄羅斯總統普京清楚這點,並試圖從以巴衝突中獲取好處,想展現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包括未對以色列採取制裁措施等。李卡爾分析,普京看到強化“西方”和“其他國家”對立的機會,讓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在基輔和莫斯科,也就是華盛頓和北京陣營中做選擇。一位法國外交官表示,“以巴衝突成為西方國家被認定所謂雙重標準的展現,特別是對阿拉伯世界而言”,因此在他看來,如果歐盟想要持續在俄烏戰爭中發揮影響力協助烏克蘭,就必須在以巴衝突中站穩好的立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