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伊朗為遇刺核專家舉行葬禮 國內激辯何以報復

發表時間:

伊朗周一(11月30日)為上周遭暗殺身亡的核科學家穆赫辛·法克里紮德(Mohsen Fakhrizadeh)舉行葬禮,國家悼念之際,伊朗政界正激烈討論,如何為這位該國極其重要科學家被殺復仇,儘管目前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布為此次襲擊負責,但伊朗認為,以色列為暗殺的幕後指使。

伊朗在首都德黑蘭舉行遇刺核科學家喪葬儀式
伊朗在首都德黑蘭舉行遇刺核科學家喪葬儀式 © - IRANIAN DEFENCE MINISTRY/AFP
廣告

法克里紮德的葬禮周一在伊朗國防部戶外舉行,伊朗國家電視台對對葬禮進行了直播,電視畫面顯示,由於新冠疫情防疫的需要,有限人數參加了葬禮,他們露天坐在間距排開的椅子上並帶着口罩,儀仗隊將法克里紮德的靈柩擡上主席台,靈柩上裝飾着伊朗國旗綠、紅、白顏色的鮮花, 鐫刻着什葉派主要聖人的名字。

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Amir Hatami)、伊朗革命衛隊聖城部隊負責人卡亞尼(Esmaïl Qaani)、伊朗副總統、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OIEA)阿里·阿卡布薩里(Ali Akbar Saléh)等官員出席了葬禮。在電視直播聚焦的鏡頭下,國防部長哈塔米抑制不住眼裡的淚水。他在葬禮上向被授予“烈士”的法克里紮德博士致敬,說,“如果法克里紮德沒有犧牲,他仍將會默默無聞不被外人所知。”

法克里紮德是伊朗重要的核物理學家、同時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及伊朗國防研究及創新機構負責人,哈塔米稱他為伊朗的“核防衛”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法克里紮德死於上周的一次汽車襲擊中,他乘坐的汽車上在距離在德黑蘭東北60公里處的車道上遭遇激烈爆炸、並遭遇連續槍擊,法克里紮德在襲擊中受重傷,送醫搶救無效身亡,還有多人在襲擊中死亡。此後法克里紮德的遺體周六和周日已在伊朗什葉派教兩個重要的聖地(東北部的馬什哈德和中部的庫姆)接受隆重弔唁。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襲擊後電視直播的內閣會議中表示,德黑蘭會在“適當時機”,採取報復行動,而以色列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他指責以色列意圖藉此“製造混亂”。至於伊朗究竟該如何應對,是要立即作出反應、冒讓伊核協議無以回頭惡化的風險?還是暫時等待?伊朗政界為此正進行激烈討論。

在伊朗議會,議員們全體簽署了一項復仇倡議書,與總統魯哈尼前一天表態的謹慎不同,他們呼籲要通過立法,禁止國際原子能機構前來檢視伊朗核相關設備。據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引述前革命衛隊領袖、現任伊朗考鑒委員會幹事芮塞(Mohsen Rezaï)的話稱,“伊朗有理由重新考慮其與核不擴散條約的關係”。伊斯蘭議會議長穆罕默德-巴蓋爾-加利巴夫也呼籲採取威懾和強烈報復。

報道指,伊朗一般由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有關核發展問題。

但伊朗總統魯哈尼提醒稱,雖然伊朗一定會報復,但“卻不會掉進以色列挖的陷阱當中”。而魯哈尼自拜登宣布勝選美國下一任總統以來就不斷發出開放信號,展現願意拯救伊朗核協議的意願。這一在2015年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和德國六國在維也納簽署的協議對於伊朗意味着減輕國際制裁,作為交換,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畫,由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其核技術僅用於民用。

然而2018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重新向伊朗實施“最大施壓”的系列制裁,迫使伊朗暫停遵守大部分協議承諾,但截至目前仍然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人員對其核設施進行檢查。儘管拜登表示當選後有意讓美國重返協議,但分析認為他的時間並不是多:他的上任日期是明年1月20日,而伊朗的總統選舉是明年的6月18日,一旦伊朗保守派延續上一次立法選舉的勝利大勢,結果將不可預測。

根據以色列“國土報”的分析,“穆赫辛·法赫里紮德之死,是對拜登發出的明確信號,也昭示了以色列對美國重返伊朗核協議的反對態度”。協議締約國之一的英國表示“對該地區的升級風險感到擔憂”;而伊朗的鄰國土耳其則譴責了暗殺科學家的行為是一種“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和平”。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周日也譴責了“暗殺令人髮指”,但呼籲“採取最大的剋制”,以“防止地區陷入新的不穩定和和平威脅”。

伊朗原子能機構發言人貝魯茲·卡馬爾文迪周六對伊朗官方通訊社表示,是否容許國際核查人員進入伊朗的問題應有“國家最高層”決定。伊朗還可能採取哪些報復措施? 據伊朗一份強硬派報紙《宇宙報》(Kayhan)周日的社論指,一旦證實以色列為暗殺幕後,伊朗就將襲擊以色列港口海法港,並“徹底摧毀其基礎設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