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拜登翻過特朗普一頁:盟友釋懷歡迎 對手懷疑觀望

發表時間: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周三1月20號正式上任,他在就職演說中重申團結的重要性,對內誓言做一位全民總統,帶領全國共同度過疫情危機。對外則承諾修復與盟友的關係,用自身典範領導世界。

Jim WATSON AFP
廣告

對內強調團結 對外修復盟友關係

 拜登在就職典禮上坦言,美國歷史上很少出現像現在一樣充滿挑戰與困難的時期,目前要面對的有比二戰奪去更多美國人民生命的致命病毒、種族正義的呼聲、地球存亡的呼救,以及政治極端主義等。拜登指出,要克服這些挑戰、重拾美國靈魂與確保國家未來不能只靠嘴巴說,而更需要團結。他強調,團結一心才能讓美國完成偉大的事。拜登也向去年大選沒有將票投給他的民眾喊話,希望未來他們能聽他把話說完,並評估他的人與他的心。 拜登指出,意見不同不應導致分裂,並承諾他會做全體美國人的總統。

在外交領域,拜登並未有太多着墨。他表示,上任後將修復與盟友的關係,並再次與世界來往,為的不是面對過去的挑戰,而是當前與未來的挑戰。  拜登也指出,美國不會僅以自己的力量為榜樣來領導世界,而是以自己的榜樣為力量,並強調美國會是堅實與可信賴的和平、進步與安全夥伴。

在就職當天,拜登就開始兌現其在競選期間的承諾,簽署17個總統行政命令,其中包括移民政策,重回巴黎氣候協定,重歸世界衛生組織等等,旨在扭轉特朗普的國內和國際政策,這些行動都顯示拜登希望有一個團結的美國,對世界開放並尊重環境。

民主黨人拜登的到來翻過了被認為“不按理出牌”的特朗普四年的執政,就在他就職當天,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表示祝賀和歡迎,法新社報道稱,從全球反應總體上看,盟友表示歡迎,對手則謹慎懷疑。

戰略盟友歡迎

美國傳統國際盟友一致歡迎,各國紛紛從自己的角度表示希望與美國進一步加強合作,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說,期待與拜登和他的新政府合作,處理氣候變遷問題,推動疫情後的重建,以及強化跨大西洋的安全關係。德國總理墨克爾表示期待美德關係能揭開“新的篇章”。法國總統馬克龍則表示“歡迎回來”,讚揚拜登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表示,她很期待白宮有位能與歐洲合作的友人,以共抗氣候變遷和新冠疫情,重建多邊主義。

韓國總統文在寅期盼以堅實韓美同盟維持朝鮮半島及區域和平繁榮,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天表達祝賀,希望與拜登政府緊密合作,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讓美日同盟更為穩固。 

與卸任總統特朗普關係密切的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在祝賀外強調,他與拜登有數十年的深厚關係,期望合作進一步強化美以聯盟,持續擴大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間的和平,併合力對抗共同挑戰,首先就是伊朗的威脅。

對手觀望懷疑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對拜登政府喊話表示,俄羅斯希望保持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如果美國方面展現延長這項條約的政治意願,俄方將表示歡迎。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通過推特表示:外交破壞者特朗普、蓬佩奧團夥的出現部分是因為漏洞百出的制度程序。而當這個程序“發揮功能”時,就製造出了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和越南戰爭等怪獸。全世界都知道,只有美國自己可以修正這一切--不是口頭上,而是拿出實際行動。

兩年前與美國中斷外交關係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Nicolas Maduro)也宣布,他渴望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翻過四年間充滿仇恨的特朗普主義。馬杜羅說,特朗普走了,但帝國還存在。他之前也被拜登成為“獨裁者”。

 拜登在白宮儀式簽署的行政行動,包括立即解除對13個穆斯林佔多數國家與非洲國家實施的旅行禁令、停建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圍牆,並推翻川普不讓非法移民納入國會選區的命令。墨西哥今天盛讚拜登下令停建美墨邊界圍牆。

繼續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

中國官媒新華社16號 評論曾向拜登及其團隊喊話說,在批評特朗普政府四年對中國的政策後,呼籲未來的美國決策者,不應讓中美關係“被一小撮極端勢力脫離正軌”,並強調中美兩國在合作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暖化等課題上“處於有利位置”。

對於全球地緣政治中最收關注的中美關係,分析認為,整體上看觀察拜登就職演看到的是美國新政府的施政重心偏向內政,美中關係短期內會相對穩定,但不可忽視的是,美國准國務卿布林肯等拜登團隊成員日前在參議院人事任命聽證會上,一致對中國表達了較強硬態度,布林肯表示同意特朗普以較強硬方式對待中國,同時更強調團結盟友一致行動,顯示出拜登新外交團隊的一致立場,也代表美國將繼續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在一些領域上對抗中國。

同時,布林肯等人在新疆問題上,同意前國務卿蓬佩奧(提出的“種族滅絕論”,這意味着拜登團隊在外交上可能繼續打“人權牌”,這對中國而言將是較棘手的問題。

美台關係“新起步”

在台灣問題,分析認為,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首度正式受邀參與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也是台灣與拜登政府間很重要的進展,透過邀請參與制度性的就職典禮,被認為不僅是台美關係的突破,更確認拜登將有效提升台美關係的承諾。中央社報道,駐美代表蕭美琴獲邀出席美國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後,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霍恩(Emily Horne)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報導指出,台灣與美國新政府關係有了強而有力的起步。

美國國務卿人選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昨天表示,他希望看到台灣在世界各地扮演更大角色,包含在國際組織中。在加入會員不須有國家地位的國際組織,台灣應該要成為會員;至於需要國家地位的組織,則有其他方式能讓台灣參與。

路透社報道,儘管拜登為他上任頭100天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議程,包括髮放1億支疫苗,但參議院可能會被即將到來的特朗普彈劾審判所佔據,儘管特朗普已經卸任,但彈劾審判還將繼續進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