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金銀潭醫院和“抗疫專題展”後 世衛溯源組去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發表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調查小組目前正在武漢進行調查,據法新社報道, 該小組周日1月31號抵達自2020年1月起關閉了的華南野生動物市場,警衛只允許世衛組織成員乘坐的車輛出入。分析認為,從中國官方安排的行程看,溯源調查任務已經被“高度政治化”。

世衛新冠溯源調查組抵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世衛新冠溯源調查組抵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HECTOR RETAMAL AFP
廣告

華南野生動物市場,也稱華南海鮮市場,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新冠病毒發現地。

敏感的華南海鮮市場  傳播中間宿主依然是謎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在武漢全年1月23號疫情大爆發封城後三天後發出的報道中顯示: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報道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武漢早期確診的病例,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關係很密切。報道稱 “從環境樣本中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在華南海鮮市場環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但詭異的是,到目前為止,除了穿山甲被懷疑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外,尚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因此有報道質疑,將該市場定為疫情首發地或許有誤導之嫌。去年11月,環球時報引述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成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只是一個擴散地,而不是源頭,他說,新冠病毒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

被“政治化”的調查

世衛調查小組的這次訪問在政治上對北京非常敏感,中國政府幾乎對此保持沉默,將外國專家的任務範圍減至最少;曾經發推稱病毒來自美國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上周五表示,“這不是調查,”而是世衛與中方的一次交流合作,是全球研究的一部分。WHO發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日前也承認,接觸對象與地點由中方安排。

再來看看世衛調查小組在武漢的行程,該小組成員在星期四進結束了14天隔離後,於周五開始了實地調查。周日,專家小組抵達華南海鮮市場時,沒有回答任何記者的提問,保安人員驅離聚集在周圍的記者。

周六,該調查小組拜訪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與院內醫護人員對談,了解疫情爆發之初的情形。該醫院是早期收治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患的主要醫院之一。

 報導指出,結束了醫院的考察後,專家小組在官方的安排之下,赴武漢中國文化博覽中心,參觀從去年10 月開始舉辦,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主題,宣揚中國抗疫有成的“抗疫專題展”。此舉與調查有何關聯?分析認為,專家小組此行的溯源調查任務,已經被高度政治化。

雖然這次的調查受到國際的關注,不少國家派駐中國的記者都有跟進報導,但是專家小組的行程並不公開,各國記者只能藉由尾隨專家小組的車輛掌握到訪地點,而且這些專家也不會和媒體直接接觸,媒體也不能進入專家到訪的醫院等地,所有的資訊披露都要透過WHO總部以及中國外交部。

有報導指出,學術界普遍認為,調查團短短幾周的訪問不太可能確定疫情起源。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專家小組結束隔離並展開調查時曾表示,美國特別關注“中國有些消息來源”散播“假消息”,同時美國將“利用情報圈收集和分析得來的資訊”,並與盟國合作,評估任何外部報告的“可信度”。

另外,世衛組織周四證實,調查人員將前往著名的,處理冠狀病毒的武漢病毒學研究所。該研究所擁有P3和P4實驗室。他們僅僅能去與中國研究人員進行交流還是可以獲得有關研究數據和資料,這將又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環節。

從疫情發生之初,就有各種假設指出病毒可能在污染地球之前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實驗室泄漏出來的。這個假設也被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採納,但是這個理論目前還沒有任何實際的東西加以支持。

最先爆發疫情的中國官方宣稱在抗疫領域取得了成功,官方數據是全國有不到9萬人感染,4636人死亡。目前全球感染新冠疫情的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人,死亡222萬,波及人數更是超過數十億,歐美疫情尤其嚴重,雖然疫苗的出現帶來了一線希望,但對病毒溯源,避免今後悲劇重演十分重要,科學家們希望,了解最早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例(首次在武漢發現)的信息,將有助於他們更好地了解它來自哪裡,對未來疫情流行防範於未然。世衛組織的調查小組肩負着這個重任,但如果看看他們在北京的安排下進行的活動,或許要對此行的結果打上大問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