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拜習通話“各自表述”背後的玄機與端倪

發表時間:

經過漫長的等待和懸念,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在2月10,中國農曆春節前一天和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了電話,藉機向中國人拜年。兩人長達兩小時通話後,雙方各取重點進行表述。

(資料圖片)2012年2月,時任副總統拜登在華盛頓會晤將在幾個月後升任中國總書記的習近平。
(資料圖片)2012年2月,時任副總統拜登在華盛頓會晤將在幾個月後升任中國總書記的習近平。 REUTERS - Larry Downing
廣告

美方強調拜登向習近平重申他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健康與生活方式,以及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他也強調,他對北京強制性與不公平的經濟作為,對香港的鎮壓、在新疆侵犯人權,以及對包括台灣在內區域的專斷作為表達關切。

而中方的通告中顯示,習近平稱“台灣、涉港、涉疆等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應該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習近平也強調雙方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如何解讀拜登與習近平首次通話,我們電話連線到王軍濤先生,請他談談他的看法。

法廣:大家都在關注,但拜登上任近20天後才跟中國領導人通電話,您如何看這樣的局面?

王軍濤:“首先,我認為拜登接手的中國政策是一個“燙手山芋”,因為特朗普的全部中國政策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個就是要達成貿易協議,但協議被疫情衝垮了,同時疫情從某種程度上也解救了特朗普的第二階段協議;另一個就是要採取全面、極限施壓等方式把和中國之間的衝突全面挑起來,然後進行解決。

所以,拜登上台後,首先要把不必要的衝突降下來,恢復美國利益;由於美國建制派比較怕和中國造成衝突會給全球和美國帶來傷害,但現在看起來也未必,而且疫情的到來起到了“一疫遮百醜”的效果,所以他就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操作空間可以利用,解決特朗普總統提出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在奧巴馬執政晚期也已經都被提了出來,2015-16年,奧巴馬已經要求各部門審查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並開展相應的工作,這就為特朗普打開了空間,但特朗普採取了比較極端的運作方式;最後,我認為拜登需要整合出一個對中國政策的新框架,基本原則就是:該衝突時衝突,該合作時合作。

但是,他在上台後之所以選擇了迴避,是因為這是個炸雷,目前在兩黨兩院有共識,要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如果現在拿出來可能引來批評他面對習近平退縮的批評,導致前功盡棄,也違背主流民意,所以他就將這個問題往後放了。但同時,中國是個大國,不論是敵是友都要表明個態度。他已經和盟友以及他所稱的美國“敵人”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通了電話,所以就選擇了中國新年這個時機與中國領導人通話,這可能也是“中國通”給的建議。

中國方面也等了很長世間,我覺得雙方都精心地研究了第一個姿態。”

法廣:具體說,依您的觀察和分析  ,拜習兩人的姿態分別是什麼呢?

王軍濤:“我認為拜登的第一個姿態是高姿態和強硬的態度,他的講話分三個層次:他強調美國核心利益不能碰,包括美國的安全、健康、生活方式和美國的繁榮;還有印太地區的自由航行都是優先考慮的。第二,他提到基礎性的人權領域的關心,提到了對香港的鎮壓,對新疆維吾爾人濫用權力,對台灣高姿態宣示武力;第三,他強調與中國的關係注重成果,而不是談空話。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高的姿態,一上來就畫了紅線,用這樣的一種方式開始和習近平的談話。

習近平方面,沒有直接針對拜登做出回應,他提醒拜登,中美關係首先對美國非常重要。同時也提出中美關係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這是對拜登稱“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和中國合作”的回應。習近平也要拜登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謹慎行事。

我認為這一點很有意思,和以往在此問題上的強硬態度有所不同。

另外還要指出的是,這次電話和以往有些微妙的不同,習近平以往和其他國家領導人通話時,一般都會說“應邀”,但是這次沒有用這個詞,這可能也是受到中國通的指點,不要給中方這個面子和優勢。

法廣:您整體上如何看拜習首次通話呈現出的氣氛?

王軍濤:在中美關係問題上,拜登以一種比較強硬的態度開局,再逐漸看如何軟下來實施自己的部署;習近平是低姿態開局,先建立起關係來再說,包括建立起各個方面的對話機制。

兩國現在要開始接觸了,但是我認為習近平對拜登的兩點上沒有看清楚。習近平提出聚焦合作,管控分歧,但拜登曾說該合作合作,該衝突就衝突,顯示出有些地方美方要強硬,絕不讓步了。另外,習近平提出要從大局和長遠着手,但這些都是空話,拜登強調現實和看結果。中國喜歡講求同存異,“同“就永遠按照它的方式做,“異”就擱置。但拜登這次就強調,美中的確有差距,但我們要看結果。這一點或許習近平估計不足。“

另據法新社報道,在以美國總統身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通話後,拜登周四了表達對於中國與美強力競爭的憂慮。他說,美國得趕快採取行動,以免中國搶得優勢。  拜登當天在白宮召開有關基礎設施投資會議前向媒體表示,他昨天與習近平會談時間長達2小時,談話氣氛良好。但他也表達擔憂指出,如果美國不採取行動,中國就會“吃掉我們的午餐”。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此事時則回應這番談話是反映事實,她說拜登清楚意識到所面臨的挑戰即是與中國的戰略競爭。為了取得最佳地位,必須在國內採取措施以確保勞工更具競爭力、採取措施保護技術,以及與合作夥伴與盟友的合作。

 感謝王軍濤接受法廣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