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拜登G7峰會首秀是西方民主國家聯手遏制中國開端?

發表時間:

美國總統拜登周五(2月19號)將參加七國集團(G7)線上峰會,這也是他作為美國總統參加的首個多邊會談。這次會議的關注點除了意味着美國重返國際外交舞台,還要關注華盛頓是否能夠重新團結聯盟,領導西方民主國家共同應對中國挑戰。美國高級官員稱,總統拜登周五將尋求召集全球民主國家和歐洲盟國共同努力,應對有關中國的一系列擔憂,但不會尋求“新的冷戰”。

歐盟與G7國家旗幟
歐盟與G7國家旗幟 © afp.com/Damien MEYER
廣告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拜登除了將與七國集團(G7)領導人討論全球應對新冠疫情以及重建全球經濟的努力,還將討論全球經濟復蘇,包括所有工業化國家繼續為復蘇提供經濟支持的重要性”;她補充說:“更新全球扮演的角色,以應對中國等國構成的經濟挑戰的重要性,以及氣候變化等議題。”

周五的會議由該集團目前的輪值主席國英國首相約翰遜主持,國際標準時間14點開始,歐盟的領導人也將與會。七國集團由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幾個經濟體組成,成員包括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以及亞洲唯一的國家日本。該集團被視為代表了西方價值共同體,這也將是這七國工業化國家領導人自去年4月以來的首次會晤。上次的會議因為新冠疫情而取消。除了拜登外,意大利新總理德拉吉和日本總理菅義偉也應該是首次以首腦身份參加G7峰會。

開啟西方民主國家聯手遏制中國的開端?

拜登政府希望讓美國在國際舞台上擺脫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策略,自年初就任後一直尋求向全球發出要重新接觸的信號,要恢復被特朗普淡化甚至惡化的美國與盟友的關係。拜登一上台就已經做出重回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加入《巴黎協定》,重啟伊朗核協議等具體積極姿態,並表示希望和盟國合作,合縱連橫,在一系列棘手問題上共同對抗中國。過去四年形成的國際地緣政治也自然隨之改變。他2月初在美國國務院作出的首場外交政策演講中強調,美國回來了,美國外交回來了,同時暗示對中俄採取強勢路線。

國際關係專家表示,拜登很可能利用這次G7線上會議發出信號,表明在特朗普總統執政的四年後,美國正在重返世界舞台,並準備好再次領導民主社會。

美國媒體引述彭博社看到的外交簡報稱,各國代表就如何應對中國進行了初步討論。加拿大則在前期協調會議上強調不要把貧困國家的疫苗接種問題留給中國和俄羅斯。這次會議主辦國英國的首相約翰遜計畫在會議上着手制定應對中國的聯合戰略。美國企業研究所戰略研究員施米特(Gary Schmitt)則認為,這次會議很可能開啟西方民主國家聯手遏制中國的開端。

新冠疫苗的“影響力之戰”

法新社報道,這次峰會上將涉及眾多重要國際議題,德國總理默克爾希望看到七國集團在應對大流行病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在此問題上,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窮國在疫苗問題上被忽略是不應該的,他呼籲富國“非常迅速地將3%至5%庫存可用疫苗劑量的發送給非洲。人們看到他們到達地面。” 馬克龍保證“這不會減慢”西方疫苗戰略。他點名中國和俄羅斯,警告如果缺乏行動,將導致“影響力之戰”。

拜登也將備禮而來,承諾提供40億美元支持全球新冠疫苗接種工作、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以及有望提振美國及全球經濟的近2萬億美元支出措施。

另外,七國領導人將伊朗,緬甸軍事政變以及俄羅斯反對派納瓦爾尼造監禁等議題放到桌面上進行討論。

美國回來了 但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

法新社指出,在中國問題上,拜登政府堅持前任特朗普對中國強硬的立場,但方式不同。周五,拜登將倡議“建立國際規則回應中國帶來的經濟挑戰問題”,

如果拜登能夠團結象徵西方領導地位的七國集團,將成為他第一任期中的一個顯著外交功績。

但分析認為,雖然“美國回來了”,但國際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完全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並不容易,擋在他面前的有中國在全球體系中的經濟體量,以及G7國家對美中關係的權衡。G7內部中許多國家對中國經濟依存度很高,特別對於在歐盟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德國,中國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還是意大利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年底,歐盟不顧美國的方隊和警告,和中國簽署了極具爭議的雙邊投資框架性協議。

拜登慕尼黑安全峰會首秀

另據,據法新社報道,拜登表示有意修復跨大西洋關係的信號還包括,他還將在周五下午與英德等國首腦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這是美國總統首次參與在聚集了各國領導人,外交官和安全問題專家的會議。周五稍晚,拜登將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在線會議上致辭。幾年前,他曾以私人身份向對特朗普當政感到不安的與會者保證:“我們會回來的。”

據路透社引述白宮高級官員介紹,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將強調,民主制、而非獨裁製,為世界提供了前進的最佳路徑,此前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圍攻國會反映出民主的脆弱。官員稱,“他將做出強有力且具有信心的表態,說明民主制是迎接當前挑戰的最佳模式,”這位官員稱,“民主並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需要為之奮鬥。”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