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參議員阿蘭-李察:法國過去對台不可能的措施現在變得可能

發表時間:

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4名成員11日結束5天在台灣的訪問,返回巴黎。這雖然並不是首次有法國民選代表訪問台灣,但此次法國參議員代表團因中國駐法大使試圖阻止成行而吸引輿論廣泛關注,而此時台海兩岸本已緊張的關係也隨中美在印太地區的競爭而不斷升級,這更為這次由前國防部長,現任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阿蘭-李察(Alain Richard)率領的訪問行程增添了不同尋常的意義。毫無疑問,法國四名參議員在台灣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特別關注,有時也引發不同解讀。剛剛返回巴黎的李查參議員接受了法廣中文部的電話採訪,

法國參議員阿蘭·理查德於 2021 年 10 月 8 日在台北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理查德率領一群法國參議員訪問台灣,正值台灣和中國之間特別緊張的時刻。
法國參議員阿蘭·理查德於 2021 年 10 月 8 日在台北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理查德率領一群法國參議員訪問台灣,正值台灣和中國之間特別緊張的時刻。 AP - Wu Taijing
廣告

他這樣評論此行引發的爭議以及其重要性:

阿蘭-李察: “此次訪問的重要性與那些爭議沒有關係。作為議員出訪,此行內容充實,就是說我們與台灣當局的各主要領導人討論了所有重要的話題。這些討論自由,坦誠。我們也努力想了解台灣當局的想法和他們的目標,以便能將資訊帶回參議院,也帶給關心這些話題的法國民眾。您所說的爭議,我並不在意,那隻是中國駐法使團對一個形式問題的小小的表態而已,引發的爭吵沒有什麼重要性。”

法廣:此次訪問正值台海地區緊張關係不斷升級,既有中國戰機頻繁進入台灣空域,又有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戰船在附近的南海水域巡弋,演習。法國代表團在台灣是否確實感覺到了台灣面對的壓力呢?

阿蘭-李察:“近些年來,這遠不是台灣第一次面對北京當局的軍事動作引發當地的緊張關。此前這些來自對岸的動作雖然時有間斷,但還是相當頻繁。我感覺台灣領導人力圖表現出極大的謹慎和極大的剋制。他們採取一切措施保證島嶼安全,但不做任何與北京當局爭吵或公開唱反調的動作。由於訪問安排的各種措施,我當然無法評論台灣民間或台灣社會反應如何,但總之我們一行在當地的各種官方會晤中感覺到的是台灣人面對這些軍事動作,表現非常平靜。“

法廣:自您2015年擔任參議院法台交流與研究小組主席以來,您認為法國與台灣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阿蘭-李察:“這個問題有點不好回答。的確,法國外交一方面承認台灣作為一個發展程度很高的國度,尤其是作為一個在亞太地區全面的民主體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它由此享有的聲譽,另一方面,讓法國對北京當局採取一種聽從意見或者隨和態度的理由雖然沒有消失,但不再那麼強有力。很明顯,中國在國內頻繁表現出的專制,尤其是將這種專制制度引入香港的行動,以及中國不斷加強在整個南海地區的軍事威脅,無視沿岸所有國家的反對,這些都促使法國對北京採取一種比較有保留,比較警惕的態度。因此,過去我們不會在台灣採取的行動,如今變得可能。在我看來,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是法國政府同意向台灣提供他們期待已久的拉法耶特護衛艦以及幻影2000戰機的補充裝備。這些裝備合同的金額數雖然不高,但還是將提升這些武器系統的性能和作戰能力。台灣方面早已提出這些要求,但法國方面遲遲沒有做出決定,這是近幾年才最後決定。在該地區出售高性能軍備的合同,您可以想象,那是需要法國政府深思熟慮的。“

"國家“用詞風波

至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責法國參議員指稱台灣為國家並就此提出抗議,阿蘭-李察回應說,在法語語言中Pays 一詞從來不是一個國際法概念,只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對於懂法語的人來說,這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他只是在稱讚駐法國台北代表處時使用了這個詞,沒有任何政治用意。所謂爭議,僅此而已。

的確,在拉魯斯法語詞典中可以看到,Pays 一詞在法語中特指在一定邊境線內的地理區域,而且,所謂邊境不一定是國界。真正有政治意涵的“國家“一詞,在法語中對應的應當是”Etat“.

駐法代表處正名?

根據中央社等台灣媒體的報道,阿蘭-李察在訪問期間曾表示贊成駐法台北代表處正名,改為台灣代表處。但他接受法廣採訪時這樣表示:

阿蘭-李察:“您很清楚,我並沒有這樣說。我沒有提任何建議,沒有涉及法國與駐法台北代表處之間的外交關係。我所說的只是,當一個人民群體選擇了一個名稱代表自己,一個外部力量要阻止他們使用這個名稱,這其中的政治意義遠大於詞彙本身。北京當局習慣於利用任何事實依據極少的機會,來對台灣當局表達一種具有攻擊性的態度”。

法廣:如果有一天台灣政府提出要為代表處正名,法國政府會接受嗎?還是說這也會讓法國政府很為難?

阿蘭-李察:“我不知道台灣當局是否想提出這樣的意見。如果是的話,這個問題將涉及70多個主權國家。我因此非常謹慎地避免替法國政府表態。這些複雜的外交問題應該由法國政府處理。”

法廣:法國政府近些年希望在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的印太地區加強部署,您認為,台灣是否能成為法國印太戰略的一個支點?台灣可以在法國這項戰略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阿蘭-李察:“不是這樣。法國的戰略思路主要是與所有印太大國謀求戰略夥伴關係,以便防範衝突發生。這些夥伴主要是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這當然不是說不會與其它參與印太事務的國家合作。但從這個角度說,法國在戰略上關注台灣,但台灣並不是法國在整個印太穩定戰略中的優先對話者。“

法廣:台海地區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儘管不少專家認為北京現在可能不會對台灣開戰,但不能排除在一些特地地區,比如在一些島嶼,採取行動的可能性。倘若發生這種情況,在中美緊張對峙的背景下,法國是否真有第三條道路可選?

阿蘭-李察:“就這個問題的第一部分,我想問:在當地是否確實有典型的,而且可能持久的緊張關係?發生衝突的風險是否確有提升?從一些國家的即時發言來看,似乎是這樣。但我還是有很多理由懷疑北京中共當局捲入這個衝突的的決心,因為對他們來說,風險非常難以預測,地區的穩定對他們來說,也同樣重要。對於發生武裝衝突的假設,我絕對不能在不了解具體情況的背景下,說明法國應該怎樣做。”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