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美俄日內瓦會談:俄羅斯欲借烏克蘭危機重建勢力範圍

發表時間:

美俄兩國副外長周一在日內瓦就烏克蘭危機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談判。如果說36年前時任美國總統里根與時任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日內瓦的會晤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冷戰格局解凍的序幕的話,36年後,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顯然希望在這次日內瓦會談中,面對美歐各國,在歐洲畫下紅線,遏制西方影響對前蘇聯勢力範圍的侵蝕。

2022年1月10日,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左)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右)在日內瓦就烏克蘭危機等議題展開會談。
2022年1月10日,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左)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右)在日內瓦就烏克蘭危機等議題展開會談。 REUTERS - DENIS BALIBOUSE
廣告

這次日內瓦會晤的核心議題當然是近期令歐洲國家日益不安的烏克蘭危機。自2014年俄羅斯兼並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與美歐國家迅速惡化,而烏克蘭境內也因為東部親俄羅斯勢力的活動,始終難以走出危機。近期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十萬軍隊,令歐洲聯盟對其東部邊境安全倍感不安。美俄兩國領導人此前已經就烏克蘭危機兩次電話會談,雙方雖然都強調希望以外交途徑,化解危機,但也彼此相互威脅。隨着這次日內瓦談判臨近,雙方也都明確宣示出強硬立場,使得會談在啟動之際,如參加會談的俄羅斯副外長所說:形勢“複雜”。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也對會談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取得實質進展不抱希望。俄羅斯此前已經以書面形式擺明了立場,核心要求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停止繼續向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擴大,尤其是明確保證不會接納烏克蘭為成員。俄羅斯也同時要求美國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部成員國撤軍。日內瓦談判啟動之際,俄羅斯明確表示將不會做出任何讓步,而美國方面也表示,任何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犯行動都會招致嚴厲的回應。

引發這次烏克蘭危機的雖然是俄羅斯在俄烏邊境集結軍隊,但危機的深刻原因更是隨蘇聯解體,俄羅斯因對前加盟共和國控制力和影響力削弱感到的危機。烏克蘭危機的重要起因是國內親俄派與親歐派之間的對立。此前的白俄羅斯以及哈薩克斯坦國內近日爆發的危機都再次凸顯出這些前蘇聯勢力範圍下國家的政局動蕩。而自蘇聯解體以來,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曾在蘇聯框架下的加盟共和國已經成為北約成員,將北約東部邊界推到了俄羅斯門前,俄羅斯可能希望即使不能恢復它此前對這些地區的控制,至少能避免更多國家成為它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的直接邊境。

美俄日內瓦會談啟動之際,哈薩克斯坦危機才出現稍許平緩。一周前,哈薩克斯坦當局的燃料價格上漲政策引發的民間抗議迅速演化成一場政治危機。哈薩克斯坦政府向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成員求助,並立即獲得響應。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集體安全條約成員國向哈薩克斯坦派出了近兩千人的隊伍,幫助平定局勢。這是集體安全條約框架成立近30年來首次做出派兵行動。該條約除俄羅斯外,包括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這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立之初,就是希望能成為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立的機構。這一次,俄羅斯藉助集體安全條約框架,迅速向哈薩克斯坦派出所謂“維和”部隊,既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它尚有能力迅速採取行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向歐美宣示,俄羅斯決心維護並有能力維護它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歐美對哈薩克斯坦局勢,尤其是俄羅斯軍隊部署表達關切之際,普京特彆強調,他堅決反對與美歐國家討論哈薩克斯坦問題。潛台詞或許就是:這裡仍然是俄羅斯的地盤。

俄羅斯的這種立場也不乏一箭雙鵰的意義。近年來,中國借上海合作組織機制,不斷擴展在中亞地區、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影響。但儘管中俄兩國在該框架下合作有所加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的上合組織會議期間也首次在集體安全條約成員國會議上發表視頻講話,但在這次哈薩克斯坦危機中,習近平雖然對這個也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執政當局表達了支持,集體安全條約派兵“維和”的決定顯然更是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當局達成的共識。

如果說在談判前強化立場也是強化自身在談判中籌碼的常見策略的話,普京政權在烏克蘭危機中的強硬立場既是對西部邊境的安全考量,可能也是看準了美國目前希望集中應對中國挑戰的當口,或許有利於俄羅斯獲得美方更多的讓步。而美俄竟自達成妥協共識,而忽視歐洲利益也正是歐洲各國的擔心所在。更何況,除烏克蘭危機外,美國也希望就裁軍議題與俄羅斯重開談判,網絡攻擊行動也是拜登政府希望與俄羅斯談判的議題。歐盟連日來不斷強調歐洲加入相關談判的必要性。

美俄日內瓦談判之後,周三,俄羅斯將在布魯塞爾與北約組織舉行會議,周四將在維也納,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框架下,就烏克蘭危機對話。

如果說美俄雙方都不預期周一會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進展的話,美方此前有消息暗示,雙方也許可以在一些其它議題上,取得某種妥協。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