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哈薩克斯坦危機是否會影響中俄關係互動?

發表時間:

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境內新年伊始突然爆發的危機目前似已平緩。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應該國總統托卡耶夫請求,緊急派出的維持和平部隊也自周四起開始撤離。如果說哈薩克危機形勢已經趨緩的話,俄羅斯在集體安全條約框架下向這個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火速派出軍隊也令人重新關注中亞地區的大國布局。哈薩克斯坦也是習近平政權 “一帶一路 ”倡議,經中亞向歐洲推進的要道。中國近年來在中亞這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經濟影響不斷擴大,不僅引起美國的警惕,也一直引發各界對中俄兩國在該地區的勢力平衡的關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Michaël Levystone先生接受本台電話採訪,談了他對這次哈薩克危機中,中俄哈三角關係的看法。

資料圖片:2019年9月11日,哈薩克斯坦新總統托卡耶夫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並簽署一系列經貿協議。
資料圖片:2019年9月11日,哈薩克斯坦新總統托卡耶夫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並簽署一系列經貿協議。 © Andrea Verdelli/Pool/ AFP
廣告

哈薩克斯坦危機中,中國的立場前後有別

俄羅斯於1月6日宣布應邀向哈薩克斯坦火速派出隊伍,幫助平定騷亂局勢。相對於俄羅斯的快速行動,中國方面的反應是否有些遲疑呢?

M. Levystone: “俄羅斯並沒有單獨向哈薩克斯坦派兵,而是通過集體安全條約這個包括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內的區域組織派出隊伍。哈薩克斯坦政府發出求助呼籲後,不只是俄羅斯,該組織其它成員也都決定派兵。當然,這支隊伍的主體是俄羅斯人,負責這次維和行動的指揮官也是一名俄羅斯將領。”

“至於中國方面的反應,我覺得,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危機中,北京的態度前後有別。在前一階段,中方認為,這場危機完全是哈薩克斯坦內政,中國不予干涉。這與中國外交政策的一貫原則相符。但1月7日,兩國領導人,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過交流(法廣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7日向托卡耶夫致口信),中方的態度開始有所改變,開始表示,中國願意幫助哈薩克斯坦應對其境內的恐怖主義威脅。就是說中方重複了托卡耶夫政府對這次危機的定性。同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宣布,上海合作組織也願意幫助哈薩克斯坦穩定國內局勢。上海合作組織是另一個區域組織,中國是其成員,但中國不是集體安全條約的成員。就是說1月7日之後,中國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願意參與穩定哈薩克斯坦局勢的努力。當然,中國沒有派出軍隊。但我覺得這也順理成章:集安組織已經出兵,中國最好是遠處靜觀,不必介入……至少我這樣認為。”

中俄兩國利益趨同,都不希望看到顏色革命

俄羅斯在集體安全條約架構下火速出兵,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宣示它在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影響力。這是否與中國在該國擴展影響力的努力有所衝突呢?

M. Levystone : “在哈薩克斯坦這次危機中,中俄兩國其實利益趨同,都希望維持執政當局的穩定,不想看到中亞地區的專制政府被推翻,因為對中俄兩國來說,能夠長期面對同一個對話人比較好辦。中俄都不想看到所謂“顏色革命”,不想看到親西方的自由民主政體。所以我不認為中俄兩國在這次危機中有什麼分歧。1月10日,哈薩克斯坦外長特列烏別爾季與中國外長王毅通話。從中可以看出,北京與莫斯科的看法一致,都希望哈薩克斯坦恢復穩定和平靜。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出兵干預,對中國來說,這是比較好的選擇。“

“中國的確越來越重視在中亞地區的安全合作,但目前還僅限於在塔吉克斯坦。在其它國家,中國仍然主要是經濟夥伴。但中國公開表示願意提供安全援助,哪怕是通過集體安全條約,這本身就表明中國密切關注中亞地區的安全問題。這是中國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戰略的必然發展,表明中國不再僅僅滿足於在當地的經濟利益。但眼下,在哈薩克斯坦,我不覺得中俄之間有什麼不合。雙方都希望那裡的局勢這樣平定下來。”

那麼,如果中俄兩國在中亞國家穩定問題上利益趨同,由中國倡議發起的上海合作組織和圍繞俄羅斯成立的集體安全條約是否會走向某種融合呢?2021年9月,這個兩個組織曾就阿富汗問題舉行聯合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方式出席了聯合峰會。

M. Levystone :“我不太肯定會有這樣的發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範圍比較廣,俄羅斯也是創始成員之一。塔利班重回阿富汗政權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好像的確提議加強上合組織與集安條約組織的合作,但普京好像沒有接應,不想混淆不同性質的組織。這次在哈薩克斯坦的行動完全是由集安條約組織操作,相關維和使命也進入尾聲。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等國士兵好像都已經離境,只剩下俄羅斯的軍隊。”

危機之後的哈薩克是否繼續大國平衡外交?

那麼,努力借道哈薩克斯坦,向歐洲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與努力維持自己在這些中亞國家影響力的俄羅斯是否能繼續在這裡和睦共處、相安無事呢?

M. Levystone :“問題也許應該是:哈薩克斯坦在這次危機之後,是否還會繼續此前堅持的大國平衡外交,也就是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在軟實力領域,都努力在中國、俄羅斯、西方各國以及中亞鄰邦之間保持平衡?這次俄羅斯通過集安條約組織出兵,協助平定危機,是否會促使哈薩克斯坦重新倒向俄羅斯,從而偏離大國平衡外交?俄羅斯出兵干預背後,是否借集安條約之名,與托克耶夫政府在內政或外交上有某種交換條件?這一切現在判斷還為時過早。未來幾個月可能會看出一些頭緒。”

 

哈薩克斯坦雖然在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戰略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倡議也是2013年中國國安加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是首次提出。哈國這次幾乎突如其來的危機也再次暴露出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沿途國家政治、社會穩定性的挑戰。而中國在新疆任意關押大批穆斯林的做法也殃及境內的哈薩克族人。與哈薩克斯坦經濟關係的發展也刺激哈薩克民間對中國的不滿。不過,也有分析指出,中哈兩國的經貿合作的實際體量其實比人們想象的要低。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數字,2020年,中哈兩國貿易總量為214.3億美元左右。專註俄羅斯與中國議題的網站SupChina近期的一篇文章就此指出,這一水平甚至低於中國與秘魯的貿易總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