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新冠病毒變異傳播,法國隨機應變,中國以不變應萬變

發表時間:

法國隨變異毒株奧米克戎而來的第五波新冠疫情似乎出現平穩,政府19日晚間宣布自2月2日起,將逐步放鬆限行措施,而此時,法國確診病例仍在上升,每日人數在3萬左右浮動。與此同時,在中國,古城西安封城防疫幾乎一個月後,19日在部分解封。法國,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選擇了與新冠病毒共存,而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仍然堅持兩年前的武漢封城模式,堅持零容忍,但不斷適應環境而變異的毒株,正日益挑戰這項以不變應萬變的戰略。

距離北京冬奧會只剩三周,北京海淀區某小區因1月18日發現一例新冠病毒陽性病例,而實施封閉管控。根據衛健委21日的疫情通報,北京一周來累計確診已有20多例。
距離北京冬奧會只剩三周,北京海淀區某小區因1月18日發現一例新冠病毒陽性病例,而實施封閉管控。根據衛健委21日的疫情通報,北京一周來累計確診已有20多例。 via REUTERS - CHINA DAILY
廣告

法國隨機應變,再次放鬆限行措施

隨奧米克戎變異毒株而來的法國第五波新冠疫情被形容為海嘯般爆發。最近七天的單日確診平均數字仍然超過三萬。但政府卻宣布了逐步放鬆限行措施的日程表。在清零政策下的中國人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但縱觀兩年來法國的防疫措施,可以發現,除了2020年3月的首次比較嚴格的居家防疫措施之外,此後的幾波疫情中,政府從未再重複首次封城防疫的模式。

事實上,每一次的限行措施出台之前,法國政府都要與專家小組,針對每波疫情的特性與特點,更結合科學界對病毒的最新了解,以及逐漸改善的治療手段,權衡限行措施相對於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利弊得失,最後宣布相關措施。這也是為什麼相關措施繁多,令人不知所措,從而不斷引發不同行業與團體的抗議,因為這些措施從來不是整齊畫一。而每一項措施,政府也都不得不有科學依據,以面對不同社會群體對相關措施合理性的質疑。這次政府在單日確診人數仍然上萬的情況下,宣布放鬆限行措施時間表,就是注意到此波疫情雖然來勢洶洶,傳染力極強,但從目前情況看,重症病人並未如兩年前那樣驟增,大小醫院雖然仍然有接收壓力,但並未超出負荷能力。而種種限行措施不僅干擾經濟生活,造成的影響,也早晚需要買單,同時,限行措施附帶着負面的社會和心理效應。

早於法國遭遇奧米克戎疫情的英國也在本周三宣布自下周起放鬆限行措施。

中國以不變應萬變,清零不惜代價

應該說2019年底自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疫情的確令全球各地都措手不及,對新型病毒的無知以及疫情突發的壓力均引發恐慌。但兩年過後,科學界對病毒傳播模式的了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治療方案也不斷改善,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病例不斷下降。相應調整防疫措施也勢在必然。

中國可以說是全球唯一一個仍然堅持疫情初起時的防疫模式的國家。武漢封城已經是兩年前的記憶。2020年1月20日,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小組組長鍾南山確定當時的“武漢不明肺炎”可以人傳人。1月22日,政府下令武漢自次日起封城防疫。一夜之間,這座經濟重鎮幾乎變成了一座監獄,千萬人口在對未知疫情的恐懼中,又失去了最基本的行動自由。兩年後,封城模式在古城西安重演。重演的不僅僅是居民失去基本行動自由,也是驟然封城帶來的個體悲劇,因沒有有效的核酸檢測而流產的孕婦,或救治延遲而死亡的心臟病患者等等,可能只是得以引起輿論關注的冰山一角。而衛健委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9日至今年1月13日期間,西安這座1300萬人口的城市,累計確診病例只有2039例!

這一切都好像武漢封城兩年後,中國的防疫邏輯仍然停留在兩年前。所有科學界對疫情的最新了解都沒有納入考量。中方關於進口冷凍食品帶入病毒、國際郵件帶入病毒的說法,從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確認,學界對此也抱持懷疑。2020年,中國的確早於世界各地走出了疫情,居民基本恢復了正常生活。中國政府也在同年9月就舉行了抗疫慶功大會,高調讚揚抗疫成功的同時,也意圖宣揚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不過新冠病毒有自己的發展軌跡,變異毒株奧米克戎顯然無孔不入。就在中國政府準備迎接冬奧會,彰顯中國第二次主辦奧運之驕傲之際,疫情在中國各地陸續出現,確診數字近日甚至達到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就連首都北京,一周以來也呈“多點散發態勢”。幾個月以前的慶功大會似有被破功之虞。但中央政府仍決心堅持零容忍,不斷在各地複製武漢封城模式。即將舉辦奧運賽事的場址更是以其閉環管理變成了幾乎與世隔絕之地。但在病毒威力出現減弱,呈現常態化傳播趨勢的今天,這種不計代價、執意清零政策可以維持多久?從科學的角度看,這種防疫政策近乎徒勞。而西安的封城經驗再次凸顯出這種模式同時帶來無數次生災難。執意清零追求的已經不是緊急公衛危機下拯救生命,而更像一意孤行的政治任務,要顯示已經舉行了慶功大會的抗疫模式仍是最好的模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