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北京冬奧火炬今起傳遞 08夏奧到22冬奧 14年有如雲泥之別

發表時間:

北京今天啟動了2022年冬奧會火炬傳遞活動,該火種曾於2020年10月在希臘點燃後運送到北京。將有超過1,000名火炬手傳遞的火種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傳遞,為期三天。

JEFF PACHOUD AFP
廣告

路透社的報道說,北京冬奧火炬接力將經過長城八達嶺段、頤和園等歷史地標。火炬接力啟動儀式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舉行,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9時19分宣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接力開始。”

韓正在火種台前點燃火炬並交給第一棒火炬手--羅致煥,他是中國第一個冬季項目世界冠軍,曾於1963年奪得57屆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男子1,500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

該報道稱,由於新冠疫情,與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歷時的130天、137,000公里相比,此次接力的規模有所縮小。

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以祥雲紋樣打底,來傳達吉祥的寓意,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延續。未來三天,火炬將在包括11個閉環外的封閉傳遞區域和1個閉環內的獨立傳遞區域,並於周五點燃國家體育場(鳥巢)主火炬塔,2008年的奧運開幕式也曾在這裡舉行。

據BBC中文網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今發自北京的報道指出,北京即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同時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但從2008年來到2022年,很多東西已時過境遷。這一次,人們的心情、東道國政府的態度以及全球的期望都與此前相比有着雲泥之別。

麥笛文寫道:“當夏季奧運會開始時,當時的中共領導人得以利用這種善意來展示中國,凸顯其蓬勃發展的經濟、引人注目的新建築傑作、繁榮和有趣的城市,以及一個變得更加開放的社會——它蘊含著前衛的藝術場景、地下樂隊和越來越多的外來思想。” 然而,“2022年,這個國家的新領導層已經有了不同的優先事項。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對全球認知的態度更像是:我們在20世紀遭受了百年屈辱、我們的時代已經到來、當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獲得應有的地位時,應該由你們其他人來包容我們。”

北京東奧即將開幕之際,外界也注意到,台灣上周五宣布其代表團將不派員參加開閉幕式,據一位熟悉此事的台灣高級官員上周告訴路透社,以中華隊為名的台灣,擔心北京會“降低”台灣的地位,在開幕式上將其運動員與北京治理下的香港運動員放在一起。

在北京的堅持下,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包括奧運內等大多數的體育賽事。上周三(1月26日)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稱“中國台北”代表團一行17人已註冊報名參加北京冬奧會,而不是奧運官方所稱的“中華台北”。

當時,台灣陸委會駁斥,“絕不接受任何矮化我方地位的名稱,在此呼籲今年的主辦方,不應以政治因素干擾體育、或藉機打壓、矮化我方地位”,並稱中國故意使用錯誤名稱。

不過,在被國際奧委會告知必須參加後,台灣隊改口表示將出席開閉幕式。中央社報道,包括台灣人權促進會及香港邊城青年等台灣的民間團體周二(2月1日)發布新聞稿譴責體育署與中華奧會片面決定派員參與北京冬奧開閉幕式,並稱這樣的決定是“詐欺行為”。

值得一提的還有,據美國之音2日報道指出,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時,人權組織中國人權出版了一本《2008中國人權奧運年》月曆,列出300多位當時被關在中國監獄裡的維權和異議人士名單。這個星期,北京將再次舉辦奧運,當年月曆名單上的高智晟、郭飛雄等多人卻仍未獲得自由。人權組織表示,14年過去,“中國當局不再在乎面子,國際社會正面對着‘中國特色'人權模式的真實面目”。

另外,依照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一公布民調報告顯示,儘管大多數美國民眾不了解美國抵制北京冬奧的細節,仍有46%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支持美國為了對中國侵犯人權進行抗議所實施的抵制行動,根據外交抵制措施,美國政府官員或代表將不出席運動會,但運動員仍被允許參加比賽。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也加入了外交抵制的行列。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