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烏克蘭拒絕馬里烏波爾繳械投降 拜登將訪歐洲

發表時間: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進入第26天,戰況依然膠着,日益惡化的人道危機更令人擔憂。俄羅斯軍隊繼續試圖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周日晚上基輔的一個購物中心發生爆炸造成至少8人死亡。戰火猛烈,被俄軍圍困了兩周的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市陷入“人道災難”,烏克蘭周一(3月21號)拒絕了克里姆林宮關於交出馬里烏波爾市的最後通牒。與此同時,雙邊談判未取得重大突破,而隨着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歐洲,西方國家將在本周的一系列會議中考慮是否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的措施。

連續被俄軍轟炸圍困兩周的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已成”人間煉獄“,但烏克蘭拒絕投降.
連續被俄軍轟炸圍困兩周的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已成”人間煉獄“,但烏克蘭拒絕投降. via REUTERS - MAXAR TECHNOLOGIES
廣告

俄羅斯國防控制中心負責人米茲殷塞夫(Mikhail Mizintsev)向馬里烏波爾市的守軍最後通牒,只要基輔在莫斯科當地時間清晨5時前積極回應繳械要求,馬里烏波爾的人道走廊將於莫斯科當地時間21日上午10時(格林威治國際標準時間7時)開放,屆時平民可向西或向東疏散。他還說,截至目前近六萬人已撤離馬里烏波爾,但當地仍有13萬名平民可作為“人質”。

法新社引述俄羅斯國防管理中心主任米哈伊爾-米津采夫說:"我們要求基輔官方當局通情達理,取消早先下達的指令,這些指令迫使武裝分子犧牲自己,成為'馬里烏波爾烈士'“。

烏克蘭方面不僅拒絕馬里烏波爾市的投降,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chtchuk)告訴媒體,不存在談論投降或放下武器的問題,而且已經通知俄羅斯方面"這是一次蓄意的操縱,是一次真正的劫持人質。韋列舒克指出,據地方當局稱,俄羅斯士兵強行將大約1000名居民運送到俄羅斯,剝奪了他們的烏克蘭護照--這可能是一種戰爭罪。韋列舒克還說:"350名兒童將被強行帶到俄羅斯,不允許我們把他們帶回來。"她要求俄羅斯當局告訴他們將被安置在 "哪個孤兒院",以及 "為什麼"。"她呼籲優先考慮建立人道主義走廊,使仍滯留在馬里烏波爾的約35萬人能夠離開。

路透社報道,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如果驅逐的說法屬實,則那是“令人不安” 和 “不道德的”,但他表示華盛頓尚未證實這些說法。

馬里烏波爾議會表示,俄羅斯軍隊周六轟炸了一所藝術學校,有400名居民在其中避難,但傷亡人數尚不清楚。

路透無法獨立核實這些說法。

據頓涅茨克地區的軍事管理部門,馬里烏波爾已成為 "一座鬼城"。目前,該市80%以上的基礎設施被損壞或摧毀。官員:"在這80%中,大約40%是無法恢復的。聯合國將該市的人道主義狀況描述為 "極其嚴重","居民面臨著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食物、水和藥品短缺"。

周六澤連斯基稱對馬里烏波爾的圍困是戰爭罪,是“將在未來幾個世紀被記住的恐怖”。澤連斯基呼籲以色列協助擊退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

談判無進展 澤連斯基警告談判失敗將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戰爭進入如此膠着狀態時,雙方的談判受到關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接受美國CNN採訪時說:他準備與普京談判,他指出談判是解決俄羅斯與烏克蘭戰事的唯一方法。他同時警告:如果這些嘗試失敗了,將意味這會變成第3次世界大戰。

但克里姆林宮周一表示,與烏克蘭的會談尚未產生重大突破,對烏克蘭官員有影響力的國家需要讓他們在會談中更具建設性。莫斯科認為,到目前為止,會談的進展還不足以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與他在烏克蘭的同行會面。

積極參與斡旋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言人卡林透露,談判中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停火協議有6項條款,其中前4項相對容易達成共識。分別為烏克蘭宣布中立並且聲明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烏克蘭非軍事化和相互安全保證、烏克蘭去納粹化以及烏克蘭取消使用俄語限制。第5、6項條款分別牽涉遭俄兼並的克里米亞地位、頓巴斯地區未來地位。這兩項被認為是最困難的。只能有兩國總統見面會談來解決。

拜登將訪歐參加峰會

西方國家也在考慮如何進一步向俄羅斯施壓迫使普京進行新的考慮。歐盟各國政府領導人本周將與美國總統拜登一起參加一系列旨在加強西方對俄烏衝突應對的峰會,屆時將考慮是否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歐盟各國外長將在周一舉行討論,拜登將在周四抵達布魯塞爾,與北約的30個盟友舉行峰會,他還將參加歐盟峰會以及七國集團(G7)峰會。

路透社分析認為,歐盟在過去三周內對俄羅斯實施了四輪制裁,包括對685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以及俄羅斯金融和貿易的制裁,但迄今為止,克里姆林宮並沒有因此而改弦易轍。這使得歐盟在經濟上面臨最艱難的選擇,即是否與美國和英國一樣對俄羅斯石油行業實施制裁。鑒於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歐盟尚未對俄羅斯的石油行業實施制裁。

莫斯科警告說,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制裁可能促使其關閉通往歐洲的一條主要天然氣管道。歐盟40%的天然氣依賴俄羅斯,德國是歐盟大型經濟體中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之一。

外交官們說,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化學武器襲擊,或者對首都基輔的猛烈轟炸,都可能成為能源禁運的觸發因素。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主管周日表示,自俄羅斯發動入侵以來,烏克蘭已有1000萬人逃離自己的家園,相當於烏國逾1/4人口。聯合國難民署指出,其中近340萬人逃往鄰近各國,絕大多數逃往波蘭邊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