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國軍機擾台2022年增加近一倍 專家解讀

發表時間:

歲末年初,中國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活動不間斷。法新社1月2日彙編一年來的統計,顯示中國軍機2022年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次數幾乎翻了一番,北京大幅增加對台灣的軍事施壓。分析指,中國軍機頻繁擾台飛行意圖消耗台灣已呈老化的戰鬥機群,並測試研究台灣軍方的防禦,同時也是向華盛頓釋出信號。

在新華社發布的這張照片中,2022年8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部的戰機在台灣島周邊進行聯合作戰訓練。
在新華社發布的這張照片中,2022年8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部的戰機在台灣島周邊進行聯合作戰訓練。 AP - Gong Yulong
廣告

法新社報道,北京始終表示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終將收復台灣,必要時不惜動用武力。而兩岸關係在習近平執政10來始終處於低谷,尤其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更是急劇惡化。中國軍機軍艦頻繁加大了對台灣周邊海域空域的進入,並進行軍演,去年8月為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中國展開了一次多年來規模最大的環台灣軍事演習,時至年末,解放軍於12月25日再次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兵種聯合軍演, 派出71架飛機進行 "打擊演習"。

法新社周二公布彙編台灣國防部提供的每日的數字統計,顯示去年一年中國向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共派出軍機1727架,相較於前兩年數字大幅增加。2021年派出的軍機數為960架,2020年為380架。

報道特別指出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概念,不同於一個國家的空域,這個在1952年由台北公布,1953年由台美共同協商制定的防空識別區範圍包括更廣泛,甚至與部分中國的省份有重疊,規定任何外國飛機進入該識別區都要在當地航空當局登記。

法新社的統計按不同機型,2021年至2022年間解放軍戰鬥機入侵台灣的次數增加了一倍多,從538次增加到1241次,而包括具有核攻擊能力的H6轟炸機在內的轟炸機入侵次數從60次增加到了101次。 也是在2022年,中國無人機首次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台灣軍方共統計有71次無人機進入,都是在佩洛西訪問之後進行的。

中國軍機頻繁擾台被認為是旨在消耗台灣老化的戰鬥機機群,並研究台灣軍方防禦如何應對。同時也是為了向支持台灣 的華盛頓發出信號。台灣軍方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向法新社表示說,“他們希望顯示他們的決心(......),並迫使美國不要過於挑戰他們的紅線,不要越過紅線”。美國在外交上承認一個中國,但仍是台灣的主要盟友,對台保持軍售,在對中國一旦武力攻台時是否會軍事干預問題上保持 "戰略模糊 "政策。這一政策的目的既是勸阻中國入侵台灣,也是為了防止台灣官方通過正式宣布獨立挑釁北京。而對台灣的支持是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難得立場一致的問題。但美國總統拜登已顯現開始擺脫美國對台政策中傳統保持的 "戰略模糊 "立場,他在多次採訪中都曾表示,如果台灣受到攻擊,美國會出手援助。

 因此對於北京來說,派軍機擾台往往是一種對美國支持台灣表達不滿的方式。如12月25日中國解放軍舉行的最新一次針對台灣的多兵種軍演,就是針對美國在此前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據這份拜登總統12月23日簽署的《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授權法》 ,美國未來5年將無償援助台灣100億美元,協助推進台灣軍事現代化。該法案還要求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並建議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的環太平洋軍演,引發北京不滿,北京表示,最新軍演是對華盛頓和台北 "不斷升級的勾結和挑釁 "的回應。

此外,在佩洛西訪問台灣的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創紀錄地向台灣出動了440架次的飛機。  中央社報道指,中共近年來秉持“毀三線(海峽中線、領海線、能源生命線)及建三區(封控區、禁飛禁航區、常態化巡區)的原則擾台,專家擔心行動的常態化恐增擦槍走火的可能。駐台北的分析專家科勒(J. Michael Cole)向法新社表示,"北京更頻繁的對台軍機飛行令人擔憂,這迫使台灣始終要保持警戒,以確保解放軍不會利用它們作為攻擊的掩護”。 但他並不因此認為北京會很快對台動武,他說, "這並不意味着中共準備很快對台灣使用武力,至少不會出現那種往往需要數月準備的入侵狀況。”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Richard Hu)指出,北京利用軍機入侵活動,正在發動一場 "針對台灣軍隊的消耗戰"。他說 , 北京還有意收集有關台灣軍隊應對狀況的情報。  但這位退役將軍同時也表示,征服台灣這個多山的島嶼對北京來說將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要用武力奪取台灣,北京仍面臨一些非常重要的困難。" 比如如何讓幾十萬軍隊越過台灣海峽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