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無畏中國“玻璃心” 美台國安高層在華盛頓城郊談了些什麼?

發表時間:

在俄烏戰爭一周年及台海局勢依舊緊張之際,美台國安高層官員44年來首度進入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城郊舉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閉門會議。分析注意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到華盛頓政策圈對中國是否可能武統台灣的看法,美國對台灣的立場從而發生變化,漸漸從模糊到清晰,或可這麼說:美國對台戰略的說法續保“模糊”,但做法已然“清晰”!

美台關係示意圖
美台關係示意圖 REUTERS - Tyrone Siu
廣告

由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率領的台灣國安高層21日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同美方涉台官員舉行雙邊會談,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等多名美國涉台事務官員均出席會談。按照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AIT負責落實美國有關台灣的政策。

烏戰改變美國政策圈對台海的看法

一位外交界消息人士22日對美國之音說,來自美國和台灣的高級官員結束了有關一系列“安全與外交”議題的討論,包括台灣海峽局勢、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美國與中國的緊張關係、華盛頓與台北的高層防務以及台灣與同樣面臨俄羅斯威脅的歐洲國家的接觸。

美國之音報道稱,美國喬治城大學美中全球議題對話倡議研究員韋德寧(Dennis Wilder))教授也提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也影響到華盛頓政策圈對中國是否可能入侵台灣的看法。他在該美國之音電郵中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使華盛頓精英對這樣的事實更加敏感,那就是中國可能對它與台灣的僵局失去耐心,從而也決定必須採取採取脅迫行動來強迫統一。”

“普京的行動是拜登行政當局和國會更堅決要對北京發出信號說,它絕對不能考慮使用武力,” 韋德寧強調說。

按前美國國務院亞太經濟合作(APEC)資深官員王曉岷(Robert Wang)答覆中央社提問時指出,這次對話對加強美台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向北京發出明確訊號,亦即面對中國日益增加的挑釁,正如美國一再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堅如盤石」。

王曉岷對中央社表示,這次會談也強調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親訪烏克蘭所傳達的訊息,亦即美國對民主政體的支持不會動搖,不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拜登本人在過去一年裡也曾多次強調美國對台灣及其民主的承諾。

事實上,金融時報早在17日披露,美國國防部主管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查斯(Michael Chase)訪台消息,美國國會已在去年12月通過法案軍援台灣100億美元,台灣也通過延長義務役從4個月到一年。對此,王曉岷認為,美國與台灣在未來幾年將加強具體軍事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

美台關係不再顧忌中國“玻璃心”

國際傳媒也紛紛注意到,相較於過往台美類似會談的低調神秘,這次台美國安高層會談選擇在離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僅一河之隔的AIT華盛頓總部,出席官員也不避諱媒體拍攝,吳釗燮與顧立雄還大方向守候媒體揮手致意。美國政府自與台灣斷交後,便禁止台灣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至華府訪問。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就此對德國之聲分析道:“台灣跟美國之間本來就有閉門的戰略對話,但通常都不是安排在這時候。現在這個時間點,台美雙方釋出會議消息,也是非常罕見的。”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與美國的關係都必須低調進行,尤其是這一次會晤還在首都大圈進行,對此美國之音亦援引經常解讀美國國會涉台立法及美台關係發展的陳方隅說:“美國當然也會怕中國升級衝突,但現在已經越來越沒有這種考量,台美關係就是台美關係,跟中國就是沒有關係,也不再去考量中國的玻璃心。” 陳方隅還說:“以前隱藏是因為美國跟中國還是需要維持很多方面的合作,可是現在已經變成全面都在競爭,而中國也很顯然沒有想要與美國合作的樣子。”

有關吳釗燮與謝爾曼等美台高層國安官員會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在星期三的例行記者會上做出一貫反對美台各種官方形式往來的表態。

中共國際喉舌環球時報報道指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美台之間各種形式的官方往來,停止製造新的台海局勢緊張因素,不過,美國之音發現到這段發言並沒有出現在中國外交部的官網上。

據了解,台美高層對話行之有年,不過這一次台灣代表出現了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外界揣測是否為蔡英文總統未來訪美鋪路。據聯合報會談當天的報道稱,涉外官員指出,國安對話最主要以雙方國防安全政策為主,至於將來蔡英文總統無論過境美國或是否有機會訪問美國,都會因台美默契而定,「只要時機成熟,就會成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