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國兩會習近平鞏固權力 是否能夠應對局勢

發表時間:

今年人大和政協兩會分別於3月13日上午和下午閉幕,由習近平親信組成的領導班子發布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黨政機構改革把決策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習近平手上,同時中共加大對金融領域的控制,以及重組科技部引發關注,請聽法廣專訪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夏明教授。

習近平第三次連任以來要進一步擴大權力
習近平第三次連任以來要進一步擴大權力 AP - Andy Wong
廣告

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四次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結構改革方案,顯示習近平第三次連任以來要進一步擴大權力,也是中國政府提出了後疫情時代國家發展方向,以重振經濟為重點,制定了5%的增長目標,並提高軍事、教育和社會需求方面的支出。

法廣:自從去年12月中國突然結束新冠疫情清零措施以來,中共領導層宣布多年來最為重要的金融監管系統改革計畫,建立一個新的金融監管機構,不過近期如科技投資人包凡被拘留引發關注,您怎麼看?

夏明:中國處在歷史非常重要轉折點,看習近平最新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顯示他意識到中國面臨各種嚴峻的形勢,不過他還是用舉國體制和集中領導來應對。

這種做法會挽救當下中國出現的各種危機嗎,特別是在金融領域?

中國目前對金融機構監管出現緊迫性,是因為中國正在經歷一次金融風暴,表現形式如同暗火在燒,主要因為中國通過舉國體制如國家對房地產打壓,或者用國家來挺銀行等手段,讓中國金融風暴成為一種暗火在靜悄悄蔓延,與西方金融風暴馬上讓華爾街銀行崩盤不同。

金融監管機構控制錢和投資人的出走,因為投資人從國外和中國銀行融資,當遇到金融出現問題,是先付給中國還是西方的債主,您可以看到中國投資人的各種選擇。當投資者選擇開潤的時候,中國政府用拘捕等方式處理。

這與2015年中國面臨金融風暴和股市崩盤類似,當時習近平說有金融政變與他作對,隨後他把肖建華等一大批主管逮捕,今天也走到相同的方向。

靠金融監管機制無法阻止資金外流,中國出台監管機制是中國目前與西方,或者中國與美國金融科技生產鏈全方位脫鉤帶來必然的結果。

今天這些流動被阻,導致中國和美國高科技領域重組必然到來。當美國的矽谷銀行現在倒閉,是危機到來在美國的表現,因為矽谷銀行在中國有投資,也有中國資本在矽谷投資,但客戶出現問題,矽谷銀行必然倒閉 

在中國這種危機表現就是富豪離境,資本出走。中國政府採取逮捕等其他方式來試圖留住金錢。

法廣:您認為中共的這些改革措施會如何影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特別是要“共同富裕”政策進入大部分經濟領域會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發展?

夏明:中國在過去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主要造就出中國富豪和中產階級,今天習近平要回到毛的路線上來,對中國運作資本階層和歲月靜好的中產階層影響大。這些人是中國過去改革的結果,也是全球化的結果,與全球化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無論資本,第二國家,以及子女當遇到問題都可以在全球找到落腳點。

他們現在要離開,主要因為目前中國政策斷絕他們發展的希望。中國今年經歷危機,而且要與國際脫軌,對許多人在中國建立起來的財富要面臨巨大的縮水,甚至這些財富在政治上可能成為定時炸彈,或將成為在政治上被歧視和打壓的原因。

習近平對白紙運動擔憂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希望這些人與他爭奪至高點,習近平不希望向自由開放方面發展,成為一個更加自由化的國家,因此與希望更多元,更開放的人發生衝突 。習近平用個人集權,國家政權來重拳打壓,這些人一定會跑。

現在的情況是資本市場,企業家,中國的富人對當下的政策和習近平執政失去信心。

法廣:您認為今年中國人大和政協兩個會議會對中國未來發展有什麼影響?

夏明:可以看到習近平想做的事情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有對他最為衷心的領導班子,但是他們對中國當下面臨的各種經濟,社會和外交,科技等危機有多少認知,有多少能力來改變目前的格局,我認為恐怕給大家的信心和希望不大。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