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習近平訪俄羅斯 能否斡旋烏克蘭戰爭受關注

發表時間:

中國外交部周五(3月17號)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將於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克里姆林宮也表示,在烏克蘭衝突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下周訪問俄羅斯期間,將與普京總統討論"深化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全面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包括 "在國際舞台上",並補充說 "將簽署重要的雙邊文件”,標誌着俄中關係進入一個 "新時代"。

資料圖片 習近平和普京,2022年2月4號 北京
資料圖片 習近平和普京,2022年2月4號 北京 via REUTERS - SPUTNIK
廣告

 在烏克蘭戰爭背景下,剛獲得第三個任期的習近平此次莫斯科行尤其引人注目,中國幾天前剛剛宣布成功斡旋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宿敵之間的關係,而最近也有消息說,習近平在見了普京之後也要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而就在周四,中國外交部長和烏克蘭外交部長進行了電話交談,雖然雙方強調的重點不同,北京繼續強調呼籲“和平談判”,烏克蘭“強調主權領土完整的重要性”,但很明顯可以看出,中國正希望在烏克蘭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習近平訪問莫斯科能否成功將俄羅斯和烏克蘭聚集到談判桌上,還是會給普京帶去一份大禮,即西方國家最忌憚的大規模致命殺傷武器,這些都是關注焦點所在。

白宮發言人說,美國周五譴責中國呼籲在烏克蘭停火,認為這是在鞏固俄羅斯的進展,給克里姆林宮一個準備新攻勢的機會。  在習近平下周訪問莫斯科之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說:"我們不支持在這個時候呼籲停火"

如何看待習近平對莫斯科訪問,『北京之春』榮譽總編胡平先生此前接受法廣專訪談他的解讀。

首先,對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胡平認為:

“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之戰對中國當局是有好處的。首先減輕了西方,尤其是美國對它的壓力。在此之前,大家都看得清楚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都認為中共才是他的對手,但是俄羅斯開始打仗之後美國就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俄國身上,當然對中國的壓力就小了。第二,這場戰爭對整個世界地緣政治和其他問題的影響都非常大。相比之下,中國是站在一個置身其外的地位,比較容易坐收漁利,而直接衝突的各方當然會有所損耗,本來俄羅斯是希望速戰速決,取得徹底勝利,這樣就沒有任何損害,甚至還可以收穫很大。這也是一開始中國力挺俄國的一個原因,它也以為戰爭會很順利,俄羅斯會得分,中國也會得到很多好處。但是戰爭進行起來並非如此,這種消耗使中國就不像原來設想地那樣能夠從中獲利,加上和美國,尤其是中國很在意的歐盟關係已經惡化了。目前戰爭打成這樣,俄國要取得理想中的勝利根本已經不可能,也使中國的立場顯得比較尷尬,不可能完全一邊倒向俄國,必須擺出貌似中立的樣子,但是大家都看到這是假中立。因此北京如何拿捏分寸,現在看起來他們還是比較猶豫不決,所以並沒有想象的能得到那麼多的好處。

對於習近平是否會扮演成功斡旋停火的“和平使者”的可能性,胡平先生認為:

“俄羅斯在他能佔領已佔地區的前提下也願意停火,但是烏克蘭不願意。因為現在如果停火的話,烏克蘭就要承認部分領土被俄羅斯佔領,所以基輔當然不會承認。從烏克蘭的立場看,如果要進行停火協議的話,最起碼俄羅斯必須退回到去年224號之前。而且俄羅斯雖然比前階段有更大的挫折,控制範圍在縮小,但是畢竟比戰前獲得更多的烏克蘭領土,那麼在佔有被合法化的情況下,俄羅斯當然願意停戰,但是烏克蘭不願意,而且中國的方案是以承認俄羅斯已經佔有烏克蘭的領土為前提的,所以這個主張對西方和烏克蘭都無法接受。北京又不能反過來象它說的那樣要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提出來讓俄羅斯撤回到224號之前,所以北京的立場本身就很含糊,但他基本上是在肯定俄羅斯佔領烏克蘭領土的前提之下來扮演和平使者,而這一點烏克蘭顯然不能接受。退一步講,到了最後烏克蘭因為畢竟有實力有限被迫接受俄國佔領一部分領土,形成一種實質上的停火,但是這和兩邊談判進行談判和簽訂條約可能不一樣,因為不會接受這種現狀,可能打不動了必須停下來,俄方也不想打了,佔住地盤,形成一種客觀地停火狀況,但是雙方都沒有簽字。烏克蘭是不可能承認的,所以中國的和平計畫可能“賣”不出去。”

法新社報道,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Ja-Ian Chong告訴法新社:"(中國)是否真的加緊努力發揮建立和平的作用......將取決於它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導人會晤時提出的內容。“

 自衝突開始以來,中國國家主席從未與烏克蘭總統沃洛季米爾-澤倫斯基交談過。

 但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習近平訪問莫斯科之後,可能會有一次對話。

上個月,烏克蘭總統曾表示希望與他的中國同行交談,澤倫斯基說。  "我打算會見習近平。這對全球安全將是很重要的。中國尊重領土完整,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俄羅斯離開烏克蘭的領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