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基辛格將慶百歲生日 依然極具爭議性

發表時間: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周六(5月27號)迎來他的100歲生日,基辛格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最有爭議的外交家之一。對一些人來說,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對另一些人來說,他是一個 "戰爭罪犯"。

從左至右:亨利-基辛格, 周恩來,毛澤東(資料照片)
從左至右:亨利-基辛格, 周恩來,毛澤東(資料照片) © 維基百科
廣告

基辛格1923527日出生在德國巴伐利亞的菲爾特一個猶太家庭。15歲時隨家人逃到美國,20歲時成為美國公民。1969年,共和黨人理查德-尼克松將他召入白宮,擔任國家安全顧問,隨後又擔任國務卿,在1973年至1975年期間擔任這兩個職務,並在福特手下擔任國務卿,直到1977年。

極具爭議的和平獎得主

作為冷戰時期世界外交的關鍵人物,他發起了與莫斯科和北京的和解,其依據是一種務實的世界觀,一種美國式的 "現實政治"。在1972年為組織尼克松對北京的歷史性訪問進行了秘密旅行。  他還與越共領導人黎德壽進行談判,以結束越南戰爭,談判是在最秘密的情況下,而且與轟炸河內的同時進行。停火協議的簽署為他和黎德壽贏得了197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有爭議的獎項之一。

法新社報道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的歷史學家卡羅琳-艾森伯格(Carolyn Eisenberg)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記得他促成了和平,但我們卻忘記了他為延長戰爭所做的一切,不僅是在越南,還有在柬埔寨和老撾。"

在周三公布的一項調查中,調查性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根據五角大樓的檔案文件和倖存者的證詞斷言,亨利-基辛格是1969年至1973年期間美國對柬埔寨的轟炸行動的設計師,該行動被嚴重低估,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數遠遠超過以前承認的人數。

 達卡大學的歷史學家蒙塔西爾-馬蒙也指出,基辛格先生在1971 "積極支持孟加拉國的種族屠殺"

基辛格也被認為與美國歷史上的黑暗一頁聯繫在一起,例如支持1973年智利政變或1975年入侵東帝汶,當然還有越南。人權律師里德-卡爾曼-布羅迪(Reed Kalman Brody)說:"在我看來,毫無疑問,他的政策造成了數十萬人死亡,破壞了許多國家的民主。但“他竟然逍遙法外,"。事實上,基辛格從未被起訴過,2004年的投訴被駁回。

白夏:基辛格是現實主義派的代表人物

法國漢學家白夏先生接受法廣專訪時評價指出

白夏:“基辛格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的德塔列朗-佩里戈  Charles-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們也有一個共同點,我們知道在國際關係理論中有幾個學派,其中之一就是現實主義,可以說基辛格就是現實主義派最典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代表人物。

對現實主義學派而言,國際關係就是力量對比關係。所以無論如何,不要考慮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也不考慮它是否尊重人權,認為國家都是為自己的利益,為了進行自己的利益就可以跟任何一個國家有新的關係。所以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在打越戰,它的主要敵人就是越南,但越南後就是蘇聯,所以必須集中所有的力量反對蘇聯。這種情況,美國就決定要跟中國建立好的關係,特別是 69年時中蘇有邊界衝突,當時基辛格覺得我們如果可以和中國建立友好的關係,就可以幫美國反制越南和蘇聯所以他考慮的就是美國的利益,當時美國的利益就是應該贏得越爭。為了打敗北越,就需要可以集中力量,於是決定到北京。我當然不同意基辛格以後發揮的作用,特別是他在退休後鼓勵發展與中國有無限的關係,但是不可以說當時跟中國建交是錯誤的,我還是覺得是必須的。”

法廣:越南戰爭結束,讓他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同時他在多個問題上備受譴責,因為他支持智利政變,1975年的入侵東帝汶,還有對柬埔寨的轟炸。有數據說造成了幾十萬人的死亡,也破壞了很多國家的民主,所以基辛格的確是非常有爭議的政治人物,您怎麼看這些爭議呢?.

白夏:“我說了他是現實主義派,那現實主義就是不顧個人的人權,不顧殺多少人,只要一個國家利益得以實現就可以了。當然,他在柬埔寨和越南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非常殘酷的,柬埔寨當時局勢還算穩定,但是為了擴大對越南的壓力,他就進行柬埔寨的政變,紅色高棉之後得以發展。當然不可以說他對柬埔寨的屠殺有直接關係,但是當然他也是發揮很壞的作用。他在1973年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也是一個很大的悖論,他和越南勞動黨領導人黎德壽同獲是很可笑的,黎德壽 50年代在越南的社會主義化中發揮了非常壞的作用。基辛格本人整個越南戰爭中也是發揮了很消極的作用,他們都鼓勵戰爭但卻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真是開玩笑了!”

大國關係主宰國際局勢,歷史似乎總是在重演。1969年中俄交惡,72年中美建交讓中國走出國際孤立,50多年後,強大的蘇聯解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正受到西方國家制裁,但中俄卻成了友誼無上限的盟友,同時中國已經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關係十分緊張……

最近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對基辛格先生做的長達八小時的採訪,在採訪中為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出提出看法。報道指出,因基辛格在越南戰爭中的作用而被許多人視為“戰爭販子”,但他將防止大國之間的衝突視為其畢生的工作。在目睹了納粹德國造成的大屠殺以及他的13名近親在大屠殺中被殺害後,他開始相信,避免破壞性衝突的唯一途徑是通過嚴格的外交手段,最好是通過共同的價值觀來加強。他說"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而我認為我一生都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報道稱,在基辛格看來,人類的命運取決於美國和中國的相處,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之際,他認為留給兩國找到一個解決方案的時間只有五到十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